功能测试相关问题

发布于:2025-08-19 ⋅ 阅读:(13) ⋅ 点赞:(0)

1.功能测试流程(工作流程)

需求分析 -- 测试点分析(xmind)-- 编写测试计划/用例及评审 -- 执行测试用例(开发提交测试)-- 发现缺陷通过缺陷管理工具提交 -- 回归测试及bug验证(开发提测新版本) -- 测试报告编写及评审

  • 测试计划
    是指导整个测试过程的纲领性文件,主要回答 “为什么测、测什么、怎么测、谁来测、何时测、资源有哪些” 等宏观问题,目标是确保测试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覆盖项目的测试需求和质量目标。

  • 测试用例
    是测试执行的具体依据,主要描述 “如何测试某个功能 / 场景”,包括输入数据、操作步骤、预期结果等,目标是验证软件是否符合需求规格。

2.常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 等价类 + 边界值覆盖输入验证;
  • 场景法覆盖业务流程;
  • 判定表处理多条件逻辑;
  • 错误推测法补充潜在缺陷。

3.项目团队多少人?测试人员几个?如何分工?

项目团队大概xx人,测试人员xx人,我们一般按照功能模块进行分工

4.最近一个项目一共写了多少条用例?发现了多少个bug?

大概写了xx条测试用例,一共xx人,编写了xx时间,在编写的过程中发现需求模糊的地方还需要和产品经理进行沟通。

一共发现了xx个bug,开始的轮次发现的缺陷会比较多一些,后面回归测试中逐渐减少,其中一般级别的bug数量最多。

5.你一天大概写多少条测试用例?

按照我目前的能力,按照系统的复杂度来看,通常一天可以写一百多条,如果是需求有模糊不清的地方或者业务比较复杂,可能写的少一些,几十条。

6.如果你发现了一个bug,但开发人员不认可,你会怎么处理?

如果我提交了一个bug,开发人员认为不是,那么我首先要再次确认下这个bug是否存在,是否影响用户的实际使用,确认后,在和开发人员进行沟通,讲清楚这个缺陷的复现步骤和对用户的影响,争取能够取得开发人员的认可。如果还是不能达成一致,那么我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需要将此bug的情况上报给测试经理和项目经理,由他们进行裁决。

7.一个不能复现的bug需要上报吗?

这个问题还真遇到过,一般发现的bug都需要反复求证复现的步骤,确认百分百复现后才上报,但遇到比较严重的问题,虽然不能复现,但还是有一定的出现几率,那么我们也要上报,需要提交给开发人员进行定位或者观察,但这种bug我们一般会在缺陷报告中标明出现的概率,比如 必现/大概率复现/小概率复现/仅出现一次。

8.测试工作通常是什么时候开展的?

项目的测试工作一般是在需求阶段就会介入,参与需求的讨论,需求经过评审之后,我们就开始依照需求进行测试用例的编写。

需求讨论主要是从测试人员的角度审查需求描述是否清晰,准确,是否可以编写用例进行测试。

9.项目的迭代周期一般多长时间?

项目初始时迭代周期一般长一些,大概一两个月,后面根据迭代的功能和修改的缺陷时间逐渐缩短,一般一两周一个迭代周期,项目上线前期甚至一周几个版本。每个月大概迭代十个版本。

10.使用什么管理缺陷的?

使用的pingcode/禅道,项目管理工具,可以用来管理产品的需求,项目的任务,测试用例和跟踪bug,主要用来管理测试用例和缺陷(和需求)

编写了测试用例,依照开发提交的版本进行测试用例的执行,执行的过程中发现bug会提交缺陷报告,开发修改后,进行跟踪验证。

常见的缺陷管理工具主要有以下这些:

  1. Jira :由 Atlassian 开发的商业级项目与事务跟踪工具,可用于软件开发、缺陷管理、需求追踪等领域。其能创建、跟踪多种事务类型,支持自定义事务生命周期、状态,拥有丰富的报告和仪表板,并且可以与 Git、Jenkins 等工具集成,有大量插件来满足多样化需求,适合中大型开发团队,特别是对缺陷流程场景要求复杂的团队。
  2. PingCode :这是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研发项目管理工具,具备成熟的缺陷管理能力。它可以收集来自 App、web/H5 网站等渠道的 Bug 问题,支持成员、角色等设置,还能关联需求、测试任务和主流开发者工具,同时可生成缺陷平均生命周期、致命缺陷占比等丰富报表,适合汽车电子、互联网等多行业的中大型团队使用。
  3. Bugzilla :由 Mozilla 公司提供的开源免费缺陷跟踪工具,能管理缺陷从提交、修复到关闭的完整生命周期,有强大的检索功能,支持自定义字段与权限管理,但安装过程较为繁琐,适合预算有限却注重流程管控的团队。
  4. Worktile :属于灵活性较强的项目管理工具,虽不是专门针对缺陷管理,但国内很多中小团队会用它进行缺陷管理。其可以通过定制看板和任务列表维护缺陷管理流程,支持详尽的缺陷属性设置和丰富的数据报表,此外还能满足企业 OKR 管理、审批等多种工具化管理需求。
  5. Mantis :基于 web 的 Php+Mysql 开源缺陷管理平台,安装和操作都比较方便,也有截图功能,报表功能较为强大,可通过汉化包进行汉化,适合小型到中型规模的团队。
  6. TestRail :由德国 Gurock Software 公司开发,是一款领先的测试用例管理工具,能提供测试用例管理、测试执行、结果追踪和测试报告等功能,还可以与 Jira、Bugzilla 等多种第三方工具集成,使缺陷跟踪流程更加顺畅。
  7. 板栗看板 :可视化缺陷协作与修复工具,通过任务卡片、看板与甘特图视图结合来展示缺陷处理状态,支持责任人指派与提醒设置,还能以进度热力图等多视角呈现,适合中小型敏捷团队以及多角色联合修复场景。
  8. YouTrack :由 JetBrains 出品的专业缺陷工具,将缺陷管理和知识库、时间追踪、Scrum 板等功能集成在一起,快捷键支持强大,界面响应速度较快。

11.测试计划和测试报告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注:通常测试计划和测试报告是由测试组长/主管/经理编写,但测试组或测试组内的主要测试人员也会参与编写,因此所有人都需要知道测试计划和测试报告的主要内容。

参考:

测试计划一般包含测试的目的,测试的范围,测试的策略和方法,测试的软硬件环境,测试的进度安排和测试风险评估等。

测试报告是在整个项目测试完成之后进行编写,主要时统计和分析整个测试过程的活动和产生的数据,会统计测试用例的情况,比如一共编写了多少测试用例,执行了多少测试用例,通过了多少测试用例,每个测试人员编写了多少测试用例等。

还会统计和分析项目缺陷的情况,比如缺陷的状态,是否已经修改还是未修改,缺陷的严重级别,缺陷的高发点, 项目当中哪个模块发现的bug比较多,通常缺陷的分别会符合二八定理,也就是百分之二十的模块发现了百分之八十的缺陷。

12.怎么看待测试价值?

测试的核心价值是发现问题、预防问题,帮助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它不是简单的‘点点点’,而是理解需求、模拟用户、用逻辑和策略提前发现风险。好的测试是降本增效的关键环节。

13.如何判断哪些用例适合做自动化?

优先选择操作固定、逻辑稳定、重复频次高的用例自动化。频繁变动或视觉判断类场景就不适合。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