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质数筛法

发布于:2025-08-20 ⋅ 阅读:(18) ⋅ 点赞:(0)

前言

这些是数学相关的算法,理解一下思路,记一下模板代码即可,多用于数据处理,即解题中的某一步。

质数概念:

  • 质数,又称素数,即约数只有1以及它本身的数
  • 0和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比如在自然数中,分三部分:

  1. 0和1
  2. 质数
  3. 合数

就是说如果有一个除了0和1的数,它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筛质数:

将0—n之间的质数筛选出来,并保存到一个数组中或者直接输出。

方法(1-3时间复杂度逐渐降低):

(1)朴素方法

根据定义,因为质数除了1和本身之外没有其他约数,所以判断n是否为质数根据定义直接判断从2到n-1是否存在n的约数即可。代码如下:

bool isPrime( int n){
if(n<2){
	return 0;//0和1不是质数
}
int tmp =n-1;//判浙到n-1
for(int i= 2;i <=tmp; i++){
	if(n %i== 0){
	return 0;//n与比它小的数相除,除的尽则不是质数
	}
	return 1;//都除不尽,是质数
}
for(int i=2;i<=n;i++){
	if(isPrime(i)==1){
		printf(%d ”,i);
	}
}
优化1:

思考一个数去除以比它的一半还要大的数,一定除不尽的,这还用判断吗???
因此,只需要除到n/2。

bool isPrime( int n){
if(n<2){
	return 0;//0和1不是质数
}
int tmp =n/2;//判浙到n/2
for(int i= 2;i <=tmp; i++){
	if(n %i== 0){
	return 0;//n与比它小的数相除,除的尽则不是质数
	}
	return 1;//都除不尽,是质数
}
for(int i=2;i<=n;i++){
	if(isPrime(i)==1){
		printf(%d ”,i);
	}
}

时间复杂度是O(n^2)

优化2:

一个数若可以进行因数分解,那么分解时得到的两个数一定是一个小于等于sqrt(n)一个大于等于sqrt(n),据此,上述代码中并不需要遍历到n-1,遍历到sqrt(n)即可,因为若sqrt(n)左侧找不到约数,那么右侧也一定找不到约数。因此只要从2枚举到 √n即可。

bool isPrime( int n){
if(n<2){
	return 0;//0和1不是质数
}
int tmp =sqrt(n);//sqrt()是计算一个非负实数的平方根
for(int i= 2;i <=tmp; i++){
	if(n %i== 0){
	return 0;//能整除,是合数
	}
	return 1;//都除不尽,是质数
}
for(int i=2;i<=n;i++){
	if(isPrime(i)==1){
		printf(%d ”,i);
	}
}

时间复杂度是O(n^(3/2))

(2)埃氏筛法

埃拉托色尼选筛法(the Sieve of Eratosthenes)简称埃氏筛法,是古希腊数学家埃拉托色尼提出的一种筛选法。

基本原理:

一个合数总是可以分解成若干个质数的乘积,那么如果把质数(最初只知道2是质数)的倍数都去掉,那么剩下的就是质数了。

步骤:
  1. 先把1删除(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 读取数组中当前最小的数2,然后把2的倍数删去
  3. 读取数组中当前最小的数3,然后把3的倍数删去A读取数组中当前最小的数5,然后把5的倍数删去
  4. … …

n. 读取数组中当前最小的状态为true的数n,然后把n的倍数删去

代码思路:

代码思路:
1、状态初始化。
2、从2开始,判断是否是质数,保存2,遍历比n小的所有2的倍数,状态
置false

3、判断是否是质数,保存3,遍历下一一个质数即3的倍数,并将状态置false

int n=100000;
int isPrime[100005];//1为质数,0不是质数 
int prime[100005];
int k=0;
int main(){
	for(int i=2;i<=n;i++){
		isPrime[i]=1;//假设都是质数 
	}
	for(int i=2;i<=n;i++){//开始遍历 O(n)
		if(isPrime[i]==1){
			k++;//
			prime[k]=i;//是质数保存到质数数组里面 
			for(int j=i*2;j<=n;j+=i){//遍历j的倍数 O(1og*1ogn)
				isPrime[j]=0;//j的倍数必然不是质数 
			}
		}
	}
	return 0} 

埃氏做了许多无用功一个数会被筛到好几次,比如6是2和3的倍数,则被到了两次最后的时间复杂度是O(nloglogn)
如果我们在筛选时,对每一个数只筛一遍,那么这个时间复杂度将会怎样变化呢?

(3)欧拉筛法

算术基本定理(唯一分解定理)任何合数都能表示为若干质数的乘积且该分解因式是唯一的。(不考虑顺序性)

原理:

规定每个合数只会被它最小的质因数筛去。(后面的质因数直接跳过),这个最小的质因式必定小于它本身

代码:
int n=10000;
int isPrime[100005];//1为质数,0不是质数 
int prime[100005];
int k=0;
int x;
int main(){
	for(int i=2;i<=n;i++){
		isPrime[i]=1;//假设都是质数 
	}
	for(int i=2;i<=n;i++){//枚举需要判断的每个数+枚举倍数 
		if(isPrime[i]==1){
			k++;//
	 		prime[k]=i;//是质数保存到质数数组里面 
		}
		//枚举质数表——质数表的数都是有序的(升序)
		for(int j=1;j<=k;j++){
			x=i*prime[j];//质数表里面的倍数一定不是质数 
			if(x>n){//超出筛选范围结束 
				break;
			}
			isPrime[x]=0;//倍数设为0
			if(i%prime[j]==0){//保证每个合数被其最小质因数给筛掉 
				//保证了只能筛选到以prime[j]为最小质因数的数
				//就是说,i之前被prime[j]筛选过,prime[j]是升序的
				//如果继续循环让i乘上后面的质数,得到的合数就不是被prime[j]筛掉的 
				break;
			}
		} 
	}
	return 0;
} 

时间复杂度是O(n)。线性时间复杂度,线性筛

图片示例

i枚举倍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为什么在i=4时只筛掉8?不筛掉12?

答:用上面示例过的代码来说,此时来到这一步i%prime[j]==0,即4除以2的余数为0,意味着2是4的最小质因数,退出是为了确保每个合数只被其最小质因数标记一次,如果不退出,筛掉12(4×3),那么当i=6时,又会筛掉一次12(6×2),这样就达不到线性时间复杂度了,因为12的最小质因数为2,由i=6时筛掉。就是说,当遇到最小质因数时,停止当前i枚举倍数

板子题

https://www.luogu.org/problemnew/show/P3383

看数据范围,选择筛法。其实直接把欧拉筛法啃下来,以后叫你找质数直接无脑欧拉筛法,因为它是最快的,不理解背也要背下来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