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开展进程(一)

发布于:2025-09-02 ⋅ 阅读:(21) ⋅ 点赞:(0)

        山东省在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方面的发展势头强劲,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推进体系,涵盖了政策扶持、产业生态构建、重点行业应用、技术支撑平台以及检测认证等多个方面。

一、政策体系与规划引导

        山东省高度重视信创产业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有力的支持。

顶层设计与发展目标:

        山东正全力落实《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聚力打造“信创产业创新高地”。其目标是预计到2025年,信创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解决方案征集与推广:

        省工信厅等多部门联合开展信创解决方案征集工作,在遴选和推广一批技术水平先进、应用示范效果突出、产业带动性强的优秀解决方案和典型应用案例,以激发全省信息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活力。

检测认证规范: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工信厅等部门构建了覆盖“检测-认证-监管”全链条的信创生态体系。信创产品检测需涵盖合规性审查、兼容性测试、质量特性验证、供应链安全评估四大核心维度

二、产业生态与集群发展

        山东省,特别是济南市,正在积极打造信创产业发展的沃土。

济南的核心枢纽作用:

        济南凭借“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等多区叠加的政策优势,以及在算力基础设施、产业集群培育等方面的扎实布局,为国产计算生态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历城区已集聚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六大算力枢纽,总规模达2300P,占全市算力总量的44%。

适配中心与链主企业带动:

        海光(山东)适配中心于2025年7月在济南揭牌。该中心聚焦技术研发、适配调优、市场推广三大方向,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的国产化算力产业高地。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与山东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总队联合申报的“山东公安信创云基础环境适配流水线应用案例”也成功入选典型应用案例。该流水线聚焦适配验证、移植改造、生态集成三大方向,构筑从底层架构到场景应用的系统化适配服务能力。

产学研协同创新:

        适配中心通过与山东大学等高校、龙头企业及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用”协同体,共同推动国产技术栈从“可用”向“好用”升级。

三、重点行业应用推广

        信创产品和技术正在山东省多个重点行业深化应用。

医疗行业:

山东省卫生健康行业出台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专家共识》。该共识建议:

终端:行政办公、业务系统计算机“应替尽替,真替真用”。

基础设施:服务器、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应替尽替”。

应用系统:与诊疗无关的系统、外围业务平台、数据平台等“全面适配”,核心业务系统可“暂不替代”。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等机构已在终端替代、服务器虚拟化平台部署及应用系统适配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公安系统:

        山东省智慧公安技术创新中心主导构建的“信创云基础环境适配流水线”,实现了行业级业务系统国产化迁移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适配”转型。该流水线已面向公安系统开展深度适配,并逐步向数字政府、智慧教育、生态环保等行业延展,提供“一站式”全链条信创技术服务。

金融、能源、交通等领域:

        山东省的信创解决方案征集工作和各项政策同样覆盖金融、电信、能源、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