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常用命令速查手册:从入门到实战的高频指令整理

发布于:2025-09-12 ⋅ 阅读:(22) ⋅ 点赞:(0)

在 Linux 运维、开发日常操作中,熟练运用命令行能大幅提升效率。之前结合图片内容整理了一批高频 Linux 命令,今天按功能分类梳理成手册,每个命令都附带基础语法和实用场景,方便大家日常查阅使用,建议收藏备用!

目录

一、文件与目录操作类

1. pwd

2. ls

3. cd

4. touch

5. mkdir

6. cp

7. rm

8. mv

9. tar

二、系统信息与监控类

1. uname

2. top

3. ps

4. kill

5. free

6. df

7. uptime

三、文本处理与搜索类

1. grep

2. cat

3. more/less

4. head/tail

5. wc

四、网络相关类

1. ifconfig/ip addr

2. ping

3. netstat

4. wget

五、用户与权限类

1. useradd/userdel

2. chown

3. chmod

六、帮助与其他类

1. man

2. alias

3. find

4. vim

5. exit

结尾互动


一、文件与目录操作类

这类命令是 Linux 操作的基础,无论是管理文件还是切换目录都离不开它们。

 目录结构要牢记,面试经常考!

1. pwd

  • 基础语法:pwd
  • 功能与场景:显示当前所在工作目录的完整路径。比如在复杂目录层级中,忘记自己当前位置时,输入pwd就能快速知晓,避免操作错目录。

2. ls

  • 基础语法:ls;ls -l(显示详细信息,包括权限、大小、修改时间等);ls -a(显示隐藏文件,以 “.” 开头的文件)
  • 功能与场景:列出目录下的内容。日常查看目录中有哪些文件或子目录时常用,ls -l能获取更详细的文件属性,ls -a可查看隐藏的配置文件,如.bashrc。

3. cd

  • 基础语法:cd 目标目录路径;cd ..(返回上级目录)
  • 功能与场景:切换工作目录。比如要进入/home目录,输入cd /home;在当前目录想返回上一级,输入cd ..即可,是日常目录切换最常用的命令。

4. touch

  • 基础语法:touch 文件名
  • 功能与场景:创建空文件或修改已有文件的时间戳。需要快速创建一个空白文件时,如touch test.txt;也可用于更新文件的访问时间和修改时间,方便后续文件管理。

5. mkdir

  • 基础语法:mkdir 目录名;mkdir -p 目录1/目录2(递归创建多级目录)
  • 功能与场景:创建目录。创建单个目录用mkdir dir1;若要一次性创建多级目录,如dir1下的dir2,直接用mkdir dir1/dir2会报错,加上-p参数mkdir -p dir1/dir2即可成功创建。

6. cp

  • 基础语法:cp 源文件 目标路径;cp -r 源目录 目标路径(复制目录,需加-r参数)
  • 功能与场景:复制文件或目录。复制单个文件如cp file1.txt /tmp/,将file1.txt复制到/tmp目录;复制目录时必须加-r,如cp -r dir1 /backup/,把dir1目录及内容复制到/backup目录。

7. rm

  • 基础语法:rm 文件名;rm -r 目录名(递归删除目录);rm -f 文件名/目录名(强制删除,不提示)
  • 功能与场景:删除文件或目录。删除单个文件用rm file1.txt;删除目录需加-r,如rm -r dir1;当文件或目录删除时提示确认,想直接强制删除且不提示,可加-f参数,如rm -f file2.txt。

8. mv

  • 基础语法:mv 源文件/目录 目标路径(移动);mv 旧文件名 新文件名(重命名)
  • 功能与场景:移动文件 / 目录或重命名。移动文件如mv file1.txt /home/user/,将file1.txt移到/home/user目录;重命名文件如mv old.txt new.txt,把old.txt改名为new.txt,操作目录时用法类似。

9. tar

  • 基础语法:tar -cvf 打包文件名.tar 源文件/目录(打包);tar -xvf 打包文件名.tar(解压);tar -zcvf 压缩文件名.tar.gz 源文件/目录(gzip 压缩打包);tar -jcvf 压缩文件名.tar.bz2 源文件/目录(bzip2 压缩打包)
  • 功能与场景:文件 / 目录的打包与压缩解压。仅打包不压缩用tar -cvf test.tar dir1;解压打包文件用tar -xvf test.tar;需要压缩时,用-z参数结合 gzip 格式压缩,如tar -zcvf test.tar.gz dir1,解压对应格式用tar -zxvf test.tar.gz,bzip2 格式则将-z换成-j。

二、系统信息与监控类

通过这类命令,能及时了解系统运行状态,排查系统资源相关问题。

1. uname

  • 基础语法:uname;uname -a(显示所有系统信息,包括内核版本、主机名、硬件架构等)
  • 功能与场景:查看系统相关信息。想快速了解系统内核版本、主机名等详细信息时,输入uname -a即可,方便判断系统环境是否符合软件运行要求。

2. top

  • 基础语法:top
  • 功能与场景:动态监控系统进程和资源占用情况。输入top后,界面会实时刷新,显示 CPU 使用率、内存占用、各进程状态等信息,能直观发现占用资源过高的进程,便于后续排查系统卡顿等问题,按q可退出监控界面。

3. ps

  • 基础语法:ps;ps aux(显示所有进程的详细信息,包括进程 ID、用户、CPU 占用率等)
  • 功能与场景:查看系统进程状态。ps命令默认显示当前终端的进程,想查看系统中所有进程的详细信息,用ps aux,能快速找到特定进程的进程 ID(PID),为后续终止进程等操作做准备。

4. kill

  • 基础语法:kill 进程ID(PID);kill -9 进程ID(PID)(强制终止进程)
  • 功能与场景:终止指定进程。当某个进程无响应或需要关闭时,先通过ps aux找到其 PID,然后用kill PID终止进程;若进程无法正常终止,可加-9参数强制终止,如kill -9 1234(1234 为进程 PID)。

5. free

  • 基础语法:free;free -h(以人性化单位,如 GB、MB 显示内存信息)
  • 功能与场景:查看系统内存使用情况。free默认以 KB 为单位显示,数值不够直观,加上-h参数后,能以 GB、MB 等常用单位显示总内存、已用内存、空闲内存等信息,方便判断系统内存是否充足。

6. df

  • 基础语法:df;df -h(以人性化单位显示磁盘空间信息)
  • 功能与场景:查看磁盘分区空间使用情况。通过df -h能清晰看到各磁盘分区的总容量、已用容量、可用容量及使用率,当磁盘空间不足时,可及时清理无用文件释放空间。

7. uptime

  • 基础语法:uptime
  • 功能与场景:显示系统运行时间、当前登录用户数以及系统平均负载。输入uptime后,能快速了解系统已运行多久,判断系统是否近期有重启,同时通过平均负载了解系统当前的繁忙程度。

三、文本处理与搜索类

处理文本文件、查找关键信息时,这类命令能发挥重要作用,提升文本操作效率。

1. grep

  • 基础语法:grep "关键词" 文件名;grep -r "关键词" 目录(递归在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中搜索关键词)
  • 功能与场景:在文件或目录中搜索包含指定关键词的内容。想在log.txt文件中查找 “error” 相关内容,输入grep "error" log.txt;若要在/var/log目录下所有文件中递归搜索 “warning”,用grep -r "warning" /var/log,快速定位关键信息。

2. cat

  • 基础语法:cat 文件名;cat -n 文件名(显示文件内容并标注行号)
  • 功能与场景:查看文件内容。对于内容较少的文本文件,直接用cat 文件名就能快速查看;当需要知道内容对应的行号时,加-n参数,如cat -n config.txt,方便后续修改文件时定位行位置。

3. more/less

  • 基础语法:more 文件名;less 文件名
  • 功能与场景:分页查看文件内容。对于内容较多、一屏显示不完的文件,用more 文件名或less 文件名,可通过空格键翻页,less命令还支持向上翻页(按b键)和搜索关键词(按/键输入关键词),比more功能更灵活。

4. head/tail

  • 基础语法:head -n 行数 文件名(显示文件前指定行数内容,默认前 10 行);tail -n 行数 文件名(显示文件后指定行数内容,默认后 10 行);tail -f 文件名(实时跟踪文件内容更新)
  • 功能与场景:查看文件开头或结尾内容,以及实时跟踪文件。想查看data.txt前 5 行内容,输入head -n 5 data.txt;查看后 8 行用tail -n 8 data.txt;在查看日志文件时,用tail -f log.txt能实时看到新追加的日志内容,方便监控程序运行状态。

5. wc

  • 基础语法:wc 文件名(默认显示文件的行数、单词数、字节数);wc -l 文件名(仅显示文件行数)
  • 功能与场景:统计文件的行数、单词数、字节数等信息。日常统计文本文件行数时用wc -l 文件名,如wc -l user.txt,快速知道文件中有多少条用户记录,比手动计数高效得多。

四、网络相关类

配置网络、测试网络连通性、查看网络状态等操作,离不开这类网络命令。

1. ifconfig/ip addr

  • 基础语法:ifconfig;ip addr
  • 功能与场景:查看网络接口配置信息。ifconfig是传统命令,能显示网卡 IP 地址、MAC 地址、子网掩码等信息;ip addr是较新的命令,功能类似且更全面,现在很多 Linux 系统推荐使用ip addr查看网络接口配置,判断网卡是否正常获取 IP。

2. ping

  • 基础语法:ping 目标IP地址/域名
  • 功能与场景:测试网络连通性。想判断本地能否与www.baidu.com连通,输入ping www.baidu.com,若能收到回复,说明网络连通正常;若超时无回复,则可能存在网络故障,如路由问题、目标地址不可达等,按Ctrl+C可停止ping命令。

3. netstat

  • 基础语法:netstat;netstat -lnp(显示监听端口及对应的进程信息,-l显示监听状态,-n显示 IP 和端口数字形式,-p显示进程 ID 和名称)
  • 功能与场景:查看网络连接状态、监听端口等信息。通过netstat -lnp能清楚看到系统中哪些端口处于监听状态,以及对应哪个进程,比如查看 80 端口是否被占用及占用进程,方便排查服务启动失败(端口被占用)等问题。

4. wget

  • 基础语法:wget 目标文件URL
  • 功能与场景:从网络上下载文件。在命令行中,想下载某个网络文件,如wget https://example.com/test.tar.gz,执行命令后会自动下载文件到当前目录,无需图形界面下载工具,适合服务器环境使用。

五、用户与权限类

管理用户账号、控制文件访问权限,保障系统安全性,需要用到这类命令。

1. useradd/userdel

  • 基础语法:useradd 用户名(创建新用户);userdel 用户名(删除用户,默认不删除用户家目录);userdel -r 用户名(删除用户并同时删除用户家目录)
  • 功能与场景:添加和删除系统用户。创建新用户如useradd testuser;删除用户时,若想同时删除用户的家目录,避免残留文件,用userdel -r testuser,管理系统用户账号时常用。

2. chown

  • 基础语法:chown 用户名:组名 文件名/目录名
  • 功能与场景:修改文件或目录的属主(所有者)和属组。比如将file.txt的属主改为user1,属组改为group1,输入chown user1:group1 file.txt,确保文件或目录的归属正确,便于权限管理。

3. chmod

  • 基础语法:chmod 数字权限 文件名/目录名;chmod 符号权限 文件名/目录名(如chmod u+x 文件名,给属主添加执行权限)
  • 功能与场景:修改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权限。用数字权限设置时,如chmod 755 script.sh,7(rwx)表示属主有读写执行权限,5(r-x)表示属组和其他用户有读和执行权限;用符号权限时,u代表属主,+x表示添加执行权限,如chmod u+x script.sh,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权限,保障文件安全。

六、帮助与其他类

这类命令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 Linux 命令,解决使用过程中的疑问,还能实现一些实用小功能。

1. man

  • 基础语法:man 命令名
  • 功能与场景:查看命令的帮助手册。当忘记某个命令的详细用法和参数时,输入man 命令名,如man ls,会显示ls命令的详细帮助信息,包括语法、参数说明、示例等,是学习和使用命令的重要工具。

2. alias

  • 基础语法:alias 别名=“原命令”(临时设置别名,当前终端有效);若要永久生效,需将别名设置添加到~/.bashrc或/etc/bashrc文件中
  • 功能与场景:为常用命令设置别名,简化命令输入。比如经常使用ls -l,可设置别名alias ll=“ls -l”,之后输入ll就相当于执行ls -l;设置永久别名后,每次登录终端都能使用,提升命令输入效率。

3. find

  • 基础语法:find 搜索目录 -name "文件名模式"(按文件名搜索)
  • 功能与场景:在指定目录下查找符合条件的文件。比如在/home目录下查找所有后缀为.txt的文件,输入find /home -name "*.txt",能快速定位到目标文件,无需手动在目录中逐个查找。

4. vim

  • 基础语法:vim 文件名(打开文件,若文件不存在则创建)
  • 功能与场景:文本编辑器,用于编辑文件内容。vim有三种模式:一般模式(打开文件默认进入,可进行光标移动、删除行等操作)、编辑模式(按i键进入,可输入和修改文本内容)、命令行模式(按Esc键回到一般模式,再按:键进入,可执行保存、退出等命令,如:wq保存并退出,:q!不保存强制退出)。日常编辑配置文件、脚本文件等常用vim,功能强大且灵活。

5. exit

  • 基础语法:exit
  • 功能与场景:退出当前 shell 或终端程序。在命令行中,想退出当前登录的终端会话或 shell 环境,输入exit即可,操作简单直接。

结尾互动

以上这些 Linux 常用命令,基本覆盖了日常操作的多个场景。如果大家在使用这些命令时遇到问题,或者有其他从图片中整理出但未提及的命令用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觉得这份手册有用的话,别忘了点赞 + 收藏,方便后续随时查阅~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