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新引擎:AI视觉检测如何精准适配“人工智能+”政策?

发布于:2025-09-13 ⋅ 阅读:(17) ⋅ 点赞:(0)

近期,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要在工业制造、消费品质量提升、民生福祉改善等重点领域实现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这不仅为人工智能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政策机遇。

图片

作为深耕工业视觉AI的企业,我们已经在泛半导体、新能源、医疗、汽车电子、消费电子、食品等多个行业建立了成熟的解决方案和落地案例。借助自研算法、平台化能力与定制化设备,我们能够帮助不同行业客户,在合规与效率的双重压力下实现质量管理的智能化转型。

本篇文章,我们将以食品行业为切入口,结合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分享森赛睿在食品生产全链路AI视觉检测的方案与实践。这也是我们“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专题系列的开篇。

食品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食品行业是典型的民生产业,其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与信任。近年来,随着监管趋严与消费需求升级,食品制造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01 法规趋严,合规压力升级

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明确规定,食品标签必须完整、准确地标注配料表、营养成分、过敏原等关键信息,不得出现歧义或遗漏。与此同时,《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25)》进一步细化了营养成分表的标注要求。对于生产企业而言,任何微小错误都可能触发合规风险甚至产品召回。

02 产线加速,人工质检难以覆盖

以饮料行业为例,一条中高速产线的速度可达3–7万瓶/小时;零食包装线普遍超过100包/分钟。在如此高节拍下,人工质检无法实现全检,只能依赖抽检,极易出现漏检和不稳定问题。

图片

03 隐性缺陷频发,品牌风险加大
热封污染、标签偏移、喷码缺失等问题在高速生产中屡见不鲜。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统计,近年来食品行业召回事件中,超过 40% 与标签或包装缺陷有关,这些“看似小问题”直接影响消费者体验和品牌声誉。

图片

在挑战背后,也孕育着新的机遇。人工智能与食品制造的结合,正逐渐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路径。政策层面的“人工智能+食品安全”导向,与行业企业的转型诉求高度契合,为AI视觉检测的应用创造了广阔空间。

森赛睿解决方案

面对食品行业的质量与合规挑战,森赛睿构建了一套 “算法—平台—场景—设备”一体化的AI视觉检测解决方案,帮助企业从源头到出厂实现全链路的智能化质检。

图片

在技术底层,我们将AI深度学习算法与传统视觉算法相结合。深度学习善于识别复杂、多变的缺陷,比如异物、脏污、热封污染等;传统算法则在液位高度、瓶盖到位、标签偏移等规则性检测中表现稳定高效。两类算法的融合,使我们的方案既能看见细微之处,又能在高速产线上保持稳定输出。

在此之上,我们搭建了一体化AI视觉平台,让企业能够轻松完成数据标注、模型训练、迭代和部署。

图片

食品行业SKU繁多、批次切换频繁,我们的方案支持一键切换检测模型,适应柔性化生产的需求。同时,通过云端与边缘的协同,既能保障检测的实时性,也能让模型不断优化升级。

依托这样的技术和平台能力,我们的方案能够覆盖食品生产的五大典型环节:

  • 从原料筛选中的异色、异形剔除,到制程加工中的切片厚度监控;

  • 从包装与灌装环节的瓶盖到位、热封完整性检测,到喷码与标签环节的OCR识别与合规校验;

  • 再到装箱与出厂环节的一物一码追溯与装箱完整性检查。

图片

我们让“全链路可视化”成为可能,为企业提供真正的数据支撑和追溯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能力已经通过专用检测设备落地应用。

比如,针对蛋类加工的鹌鹑蛋外观检测筛选设备,可实现每分钟400粒、6工位的高速检测,精度达到0.005mm。

针对糕点、辣条、鸡爪等多品类食品的标准检测筛选设备,可在100–500袋/分钟的速度下完成在线检测,并与MES系统对接,满足企业的数字化管理需求。

从底层算法到平台化管理,从全流程场景覆盖到行业专用设备,森赛睿的食品行业解决方案并不是停留在概念层面的“智能化蓝图”,而是已经能够快速上线、稳定运行、持续迭代的成熟体系。

它帮助企业同时解决合规、效率、质量和追溯四大痛点,与国家“人工智能+食品安全”的战略方向高度一致。

与政策的契合点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在 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 等重点领域的深入应用。森赛睿的食品行业AI视觉检测方案,正是在这些方向上的具体实践:

01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政策强调推动制造业关键环节智能化改造,提升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我们的方案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与传统算法结合,实现原料、制程、包装、标签、出厂的全流程智能检测,不仅替代人工抽检,还构建了数据化、可追溯的质量管理体系,大幅提升食品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管理能力。

02 人工智能+消费提质

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提升消费品供给质量,增强消费者信心。食品行业是民生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AI视觉检测方案,能够有效避免标签错误、喷码缺失、包装破损等问题,减少不合格品流入市场,让消费者“看得见的放心”,帮助企业树立更加可靠的品牌形象。

03 人工智能+民生福祉

文件强调“人工智能+食品安全”,以更高水平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森赛睿的解决方案,通过行业专用设备和可对接MES系统的数据平台,实现检测结果的实时统计与追溯。这不仅让食品安全有迹可循,也为政府监管、企业自查提供了技术抓手,真正把AI的价值延伸到社会公共安全领域。

可以说,森赛睿的食品行业AI视觉检测方案,并不是单点技术的堆砌,而是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它既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也呼应政策的未来导向。

案例与实践价值

目前,森赛睿的食品行业AI视觉检测方案,已经在多个食品加工企业落地运行,并带来了显著成效。

01 鹌鹑蛋加工企业的智能分选
在传统模式下,该客户依赖人工挑拣,漏检率高、效率低,且工人长期高强度劳动,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引入森赛睿鹌鹑蛋外观检测筛选设备后,产线可实现400粒/分钟、6工位全检,自动分选出夹壳、双黄、漏气等不良品,检测精度达0.005mm。

图片

  • 漏检率降低80%;

  • 人工投入减少50%;

  • 产品合格率提升,客户投诉率显著下降。

02 零食生产企业的包装检测
该企业产品SKU多,产线节拍快,人工质检很难覆盖。森赛睿的食品标准检测筛选设备对接包装机后,实现了100–500袋/分钟的高速检测,覆盖“夹料、异物、破损、多料少料”等多种缺陷。并通过与MES系统对接,客户首次实现了“质检数据在线留存与追溯”。

图片

  • 产品不良率下降30%以上;

  • 产线切换效率提升,SKU多样化挑战迎刃而解;

  • 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水平得到显著增强。

食品安全关乎民生,智能检测赋能行业。森赛睿的食品行业AI视觉检测解决方案,不仅帮助企业在合规、质量和效率之间找到最佳平衡,更通过数据化与追溯能力,为食品制造的长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未来,我们还将持续推出面向泛半导体、新能源、医疗、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行业的专题文章,分享森赛睿如何通过视觉AI技术,助力这些关键行业在智能化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