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通俗讲解推荐阅读
【算法–链表】83.删除排序链表中的重复元素–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删除排序链表中的重复元素 II–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86.分割链表–通俗讲解
【算法】92.翻转链表Ⅱ–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109.有序链表转换二叉搜索树–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114.二叉树展开为链表–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116.填充每个节点的下一个右侧节点指针–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117.填充每个节点的下一个右侧节点指针Ⅱ–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138.随机链表的复制–通俗讲解
【算法】143.重排链表–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146.LRU缓存–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147.对链表进行插入排序–通俗讲解
通俗易懂讲解“排序链表”算法题目
一、题目是啥?一句话说清
给定一个链表,将其按升序排列并返回排序后的链表。
示例:
- 输入:4 → 2 → 1 → 3
- 输出:1 → 2 → 3 → 4
二、解题核心
使用归并排序算法,通过快慢指针找到链表中点,将链表分成两半,递归排序每半部分,然后合并两个有序链表。
这就像把一堆乱序的卡片分成两堆,分别排序,然后再把两堆有序的卡片合并成一堆有序的卡片。
三、关键在哪里?(3个核心点)
想理解并解决这道题,必须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点:
1. 快慢指针找中点
- 是什么:使用快慢指针技巧找到链表的中间节点,快指针每次走两步,慢指针每次走一步。
- 为什么重要:这是分治策略的基础,通过找到中点可以将链表分成两个部分,分别进行排序,这是归并排序的核心思想。
2. 递归排序
- 是什么:将链表分成两半后,递归地对每一半进行排序,直到链表长度为1或0(已经有序)。
- 为什么重要:递归使得我们可以处理任意长度的链表,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是分治策略的实现方式。
3. 合并有序链表
- 是什么:将两个已经排序的链表合并成一个有序链表,通过比较节点值,按顺序连接节点。
- 为什么重要:这是归并排序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步骤,需要正确比较和连接节点,确保合并后的链表有序。
四、看图理解流程(通俗理解版本)
假设链表为:4 → 2 → 1 → 3
找中点并分割:
- 快慢指针:慢指针从4开始,快指针从4开始。
- 第一轮:慢指针走到2,快指针走到1。
- 第二轮:慢指针走到1,快指针走到3(快指针无法再走两步,停止)。
- 中点是节点2。将链表分成前半部分:4→2 和后半部分:1→3。
递归排序:
- 对前半部分4→2排序:
- 找中点:慢指针从4开始,快指针从4开始。
- 第一轮:慢指针走到2,快指针走到null(因为快指针走两步后为null)。
- 分成4和2两个单节点链表。
- 合并4和2:比较4和2,得到2→4。
- 对后半部分1→3排序:
- 找中点:慢指针从1开始,快指针从1开始。
- 第一轮:慢指针走到3,快指针走到null。
- 分成1和3两个单节点链表。
- 合并1和3:比较1和3,得到1→3。
- 对前半部分4→2排序:
合并两个有序链表:
- 有两个有序链表:2→4 和 1→3。
- 比较两个链表的头节点:2和1,1较小,取1。
- 比较剩余部分:2→4 和 3,2和3,2较小,取2。
- 比较剩余部分:4 和 3,3较小,取3。
- 最后取4。
- 合并结果:1→2→3→4。
五、C++ 代码实现(附详细注释)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链表节点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