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今日句子
无论对谁太过热情,就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
倘若没有过度的欢喜,便不会有极度的悲伤。———————《人间失格》
二、面向对象的Java
学习面向对象内容的三条主线:
1.Java类及类的成员: 属性、方法、构造器、代码块、内部类。
2.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抽象性)。
3.其他关键字,this、super、static、final、abstract、interface、package、import。
2.1面向过程(POP)与面向对象(OOP)
●二者都是一种思想,面向对象是相对于面向过程而言的。面向过程,强调的是功能行为,以函数为最小单位,考虑怎么做。面向对象,将功能封装进对象,强调具备了功能的对象,以类/对象为最小单位,考虑谁来做。
面向对象的思想概述
●程序员从面向过程的执行者转化成了面向对象的指挥者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 根据问题需要,选择问题所针对的现实世界中的实体。
- 从实体中寻找解决问题相关的属性和功能,这些属性和功能就形成了概念世界中的类
- 把抽象的实体用计算机语言进行描述,形成计算机世界中类的定义。即借助某种程序语言把类构造成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数据结构。
- >将类实例化成计算机世界中的对象。对象是计算机世界中解决问题的最终工具。
2.2对象和类的概念
●对象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想的那个对象,不是找个女朋友哈哈哈,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例如:大象是一个实体它可以是一个对象,它的状态可以有:颜色、名字、品种;行为可以有:喝水、奔跑、甩鼻子
●类是一个模板;他描述一类对象的行为和状态。
现在让我们深入了解什么是对象。看看周围真实的世界,会发现身边有很多对象,车,狗,人等等。所有这些对象都有自己的状态和行为。
拿一条狗来举例,它的状态有:名字、品种、颜色,行为有:叫、摇尾巴和跑。
对比现实对象和软件对象,它们之间十分相似。
软件对象也有状态和行为。软件对象的状态就是属性,行为通过方法体现。
在软件开发中,方法操作对象内部状态的改变,对象的相互调用也是通过方法来完成。
类可以看成是创建 Java 对象的模板:
2.3类的创建和对象的调用
设计类其实就是设计类的成员
属性 = 成员变量 = field = 域、字段;
方法 = 成员方法 = 函数 = method;
创建类的对象 = 类的实例化 = 实例化类;
下面给出类:
class Person{
//属性
int age = 18;
doulbe weight = 65.7;
String name = "Jerry";
//方法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人可以吃饭!");
}
public void sleep(){
System.out.println("人可以睡觉!");
}
public void talk(String language){
System.out.println("人可以讲话,使用的语言是"+language);
}
}
下面给出如何调用类的代码:
通过对象.属性;对象.方法;调用对象结构。
public class PersonTest{
//创建一个人的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创建person类的对象
Person p1 = new Person();//我们之前写过 Scanner scnner = new Scnner(System.in)
//调用类的结构、属性、方法;
//调用属性:对象.属性
p1.name = "Jerry";
p1.age = 18;
p1.weight = 65.7;
System.out.println(pi.name);//Jerry
//调用类的方法:对象.方法;
p1.eat();//人可以吃饭
p1.sleep();//人可以睡觉
p1.talk("English");人可以讲话,使用的语言是English
}
}
注意:如果创建了一个类的多个对象,则每个对象都独立的拥有一套类的属性;
我们修改一个对象的属性值,不会影响另一个对象的属性值;
2.4属性(成员变量)VS 局部变量
相同点:
- 定义变量的格式 =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都是先声明在使用;
- 变量都有其对应的作用域;
不同点:
- 它们在类中声明的位置不同;
- 属性:是声明在类的大{}内;
- 局部变量:是声明在类的方法内、方法形参、代码块内、构造器形参、构造器内部的变量;
- 关于权限修饰符的不同:属性可以在声明属性,指定其权限,使用权限修饰符;常见的权限修饰符:private、public、protected、缺省;局部变量不可以使用权限修饰符;
- 属性:类的属性,根据其类型,都有默认初始化值(整形(byte、int、short、long都为0);浮点型(double、float都为0.0);字符型char为0或者‘’\u0000;布尔型(Boolean)为false;引用数据类型(类、接口、数组为 null);相反局部变量没有初始化值;意味着我们在调用局部变量之前,一定要对局部变量显示赋值;特别的:形参在调用时,我们赋值即可;
- 在内存中加载的位置:属性是加载到堆空间中(非static);局部变量是加载到栈空间中;
2.5方法的使用
方法:描述类具有的功能例如:
- Math类:
1 xxxValue()
将 Number 对象转换为xxx数据类型的值并返回。2 compareTo()
将number对象与参数比较。3 equals
判断number对象是否与参数相等。4 valueOf()
返回一个 Number 对象指定的内置数据类型 - Scanner类:NextXxx();
- Arrays类: binarySearch(Object[] a, Object key);
方法声明的格式:权限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形参列表){…………}
无返回值 | 有返回值 | |
有形参 | void 方法名 (形参){……} | 返回值的类型 方法名(形参){……} |
无形参 | void 方法名(){……} | 返回值的类型 方法名(){……} |
下面给出代码:
//程序员类
class Programmer{
//属性
int age;
String name;
boolean isMale;
//方法
public void program(){
System.out.println("程序员要写程序");
}
public void sleep(int hour){
System.out.println("工作之后需要休息"+ hour + "个小时");
}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这是不行的,下面给出解释;
}
public String getNation(String nation){
String info = "我来自"+ nation;
return info;
}
}
如果方法有返回值,则必须在方法声明时,指定返回值的类型,同时方法中需要使用return来返回指定类型的变量或常量;
方法名就是标识符,遵循标识符的规范和规则,见名之意;
return关键字的使用:
- 结束个一个方法;
- 争对有返回值的方法,返回该方法指定的类型 的数据;
注意:return关键字后面不可以有执行语句;
方法使用中可以调用类的属性或方法;//就和函数里面可以调用函数是一样的;
如果一个方法调用它自己,把这种方法称为递归方法;
三、小结
一个类可以包含以下类型变量:
- 局部变量:在方法、构造方法或者语句块中定义的变量被称为局部变量。变量声明和初始化都是在方法中,方法结束后,变量就会自动销毁。
- 成员变量:成员变量是定义在类中,方法体之外的变量。这种变量在创建对象的时候实例化。成员变量可以被类中方法、构造方法和特定类的语句块访问。
- 类变量:类变量也声明在类中,方法体之外,但必须声明为 static 类型。
创建对象:
对象是根据类创建的。在Java中,使用关键字 new 来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创建对象需要以下三步:
- 声明:声明一个对象,包括对象名称和对象类型。
- 实例化:使用关键字 new 来创建一个对象。
- 初始化:使用 new 创建对象时,会调用构造方法初始化对象。
今天的学习分享就到这里了!下期预告:Java类和对象 初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