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笔记 | 尼科彻斯定理

发布于:2022-12-19 ⋅ 阅读:(571) ⋅ 点赞:(0)

文章目录

0x00 前言

0x01 问题分析 

0x02 代码设计

0x03 代码流程

0x04 完整代码

0x05 运行效果

0x06 总结


0x00 前言

        尼科彻斯定理:任何一个整数的立方都可以写成一串相邻奇数之和(因为如果不是一串相邻的奇数,这个奇数组合可能会有多个)。

  

  

0x01 问题分析 

关于尼科彻斯定理给出以下示例:

2^{3}=3+5
3^{3}=7+9+11
4^{3}=13+15+17+19
5^{3}=21+23+25+27+29
9^{3}=73+75+77+79+81+83+85+87+89

        根据尼科彻斯定理,可以使用累加和的方式从奇数1开始累加,构造一个循环来确认累加和,如果等于用户输入整数的立方,那么即为找到这串连续的奇数。如果大于用户输入整数的立方,那么从奇数3开始累加,直到累加和等于用户输入整数的立方为止。

0x02 代码设计

a = 0
integer = int(input("请输入大于一的整数:"))
if integer <= 1:
    print("Error:输入的值错误")
    exit()

        代码解析:定义一个变量 a 并赋予初始值,再定义一个变量 integer 获取用户的输入,使用 if 判断如果用户输入的数小于等于1,打印 Error 并退出。

cube = pow(integer,3)
i = 1
while i < cube:
    j = i

        代码解析:计算出用户输入整数的立方值并保存到变量 cube 中。接着定义变量 i = 1构造累加和从1开始累加,确定外循环框架如果 i 小于 cube,那么将 i 赋值给变量 j 用作内循环。

while j < cube:
    a += j
    if a == cube:
        print("%d = %d + %d + ... + %d" %(cube, i, i+2, j))
    if a > cube:
        a = 0
        break
    j += 2
i += 2

        代码解析:如果变量 j 小于 cube,那么执行内循环 a = a + j,构造判断语句用来检查累加和的值是否等于 cube,如果等于 cube 则打印输出,%d 表示输出的数为整数,末尾的定义为输出的整数类型。接着再次使用判断语句,如果 a 大于零,那么将 a 重新归零并使用 break保留字结束内循环。当内循环结束将会执行 i += 2从外循环继续运行。如果 a 即不大于零也不等于 cube 则会执行 j += 2重复内循环语句直到累加和等于 cube。

0x03 代码流程

代码运行流程图

0x04 完整代码

#Nico chase theorem.py
a = 0
integer = int(input("请输入大于1的整数:"))
if integer <= 1:
    print("Error:输入的值错误")
    exit()
cube = pow(integer,3)
i = 1
while i < cube:
    j = i
    while j < cube:
        a += j
        if a == cube:
            print("%d = %d + %d + ... + %d" %(cube, i, i+2, j))
        if a > cube:
            a = 0
            break
        j += 2
    i += 2

0x05 运行效果

请输入大于1的整数:9
729 = 1 + 3 + ... + 53
729 = 73 + 75 + ... + 89
729 = 241 + 243 + ... + 245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0x06 总结

文章内容为学习记录的笔记,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文中若有错误与不足欢迎留言,便于及时更正。

本文含有隐藏内容,请 开通VIP 后查看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