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函数
1、函数的作用:
(1)、语句块定义成函数约等于别名,定义函数,再引用函数
(2)、封装的可重复利用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代码
2、函数的使用方法:
- 先定义函数
- 再引用函数
3、函数的两种格式:
#格式一: function 函数名 {
//三部分之间都要有空格 命令序列 }
#格式二: 函数名 () {
//函数名和小括号之间的空格可有可无 命令序列 }
###### main #####
#可以在主代码区域直接使用函数名调用函数
函数名
4、函数的注意事项:
1.直接写函数中调用
2函数直接写函数名同名函数后一个生效
3.调用函数一定要先定义
4.只要先定义了调用的其他函数定义顺序无关
5、调用函数的方法:
示例1、
示例2、
6、函数的返回值
获得函数返回值的两种方式:
- return表示退出函数并返回一个退出值,脚本中可以用$?变量显示该值。
- 在函数体中用 echo 输出返回值。并在函数体外使用变量赋值后,可再进一步对函数的返回值进行加工操作。
return使用原则:
- 函数一结束就取返回值,因为$?变量只返回执行的最后一条命令的退出状态码。
- 退出状态码必须是0~255,超出时值将为除以256取余。
echo:
因为return的返回值的范围是0-255,超过部分除以256取余,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所以我们使用echo
144是取余的
用echo就可以了
7、函数的传参
在Shell中,调用函数时可以向其传递参数。在函数体内部,通过 $n 的形式来获取参数的值,例如,$1表示第一个参数,$2表示第二个参数…即使用位置参数来实现参数传递。
8、函数的作用范围
- 函数在shell脚本中仅在当前shell脚本环境中有效(用source执行脚本,在当前系统shell环境运行)
- shell脚本中变量默认全局有效
- 将变量限定在函数内部使用local命令
#!/bin/bash
i=8
i=9
echo $i
#输出9,因为i的值被覆盖了
#!/bin/bash
myfun() {
i=9
}
########## main ###########
myfun
i=8
echo $i
#输出8
#主函数开始运行,第一步函数调用i=9,然后i=8覆盖后输出
#!/bin/bash
myfun() {
i=9
echo $i
}
########## main ###########
myfun
i=8
echo $i
#输出98
#调用函数时输出函数里面i=9,而后输出的i被i=8覆盖
#!/bin/bash
myfun() {
local i
#local定义的变量只能在local之后到函数结束前有效
i=9
echo $i
}
########## main ###########
i=8
myfun
echo $i
#输出98,而不是99
#local限定了函数i的值,函数外不能重新覆盖,而没有local的变量时全局有效的
9、函数的递归
函数调用自己本身的函数
示例:求阶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