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积神经网络存在的问题,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层

发布于:2023-01-18 ⋅ 阅读:(439) ⋅ 点赞:(0)

什么是梯度消失?如何加快梯度下降的速度

累乘中一个梯度小于1,那么不断累乘,这个值会越来越小,梯度衰减很大,迅速接近0。在神经网络中是离输出层近的参数,梯度越大,远的参数,梯度越接近0。根本原因是sigmoid函数的缺陷。

方法:1、好的初始化方法,逐层预训练,后向传播微调。2、换激活函数,用relu,leaky——relu。靠的是使梯度靠近1或等于1,避免了在累乘过程中,结果迅速衰减。

避免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的方案:使用新的激活函数Sigmoid函数和双曲正切函数都会导致梯度消失的问题。ReLU函数当x<0,的时候一样会导致无法学习。

利用一些改进的ReLU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梯度消失的问题。例如,ELU和LeakyReLU,这些都是ReLU的变体。

这个神经网络训练有没有梯度消失,或者梯度爆炸,具体怎么看阿?

增加网络的非线性能力,从而拟合更多的非线性过程爱发猫 www.aifamao.com。ReLU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梯度消失,但防止梯度消失不是用它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求导数简单。

一定程度是指,右端的不会趋近于饱和,求导数时,导数不为零,从而梯度不消失,但左端问题依然存在,一样掉进去梯度也会消失。所以出现很多改进的ReLU。

卷积神经网络 减去rgb均值是做什么

去均值就是将数据中心移到坐标原点,否则我们的训练会很容易饱和;我们以区别颜色为例(比较直观),如果我们的数据是颜色分布均匀(赤橙黄绿青蓝紫),就好办,但如果不均匀,大部分是红色(深红、水红、浅红、橙色、黄色)那么就需要一个去均值的过程来让数据有更好的区分度(有正有负)!

什么是饱和呢?

举一个直观一些的例子:饱和和激活函数有关,比如在BP反馈神经网络中,他主要是求导的链式法则,如果我们使用了sigmoid函数,输入很大的话这个值趋近于1,在链式求导时把这些偏导乘起来就会趋近于0,这就意味着没反馈回来值,我梯度下降学不到东西,这也叫梯度消失或者梯度弥散,相当于我这些神经元被干掉了没用了;也就是说我不进行去均值这一步这个偏移的效应会不断的往后推,越来越大然后出事情!

可能我只是说出了一个直观上的感觉,谢谢!

解释sigmoid为什么会导致梯度消失

多层感知机解决了之前无法模拟异或逻辑的缺陷,同时更多的层数也让网络更能够刻画现实世界中的复杂情形。理论上而言,参数越多的模型复杂度越高,“容量”也就越大,也就意味着它能完成更复杂的学习任务。

多层感知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神经网络的层数直接决定了它对现实的刻画能力——利用每层更少的神经元拟合更加复杂的函数。

但是随着神经网络层数的加深,优化函数越来越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即过拟合,在训练样本上有很好的拟合效果,但是在测试集上效果很差),并且这个“陷阱”越来越偏离真正的全局最优。

利用有限数据训练的深层网络,性能还不如较浅层网络。同时,另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是随着网络层数增加,“梯度消失”(或者说是梯度发散diverge)现象更加严重。

具体来说,我们常常使用sigmoid作为神经元的输入输出函数。对于幅度为1的信号,在BP反向传播梯度时,每传递一层,梯度衰减为原来的0.25。层数一多,梯度指数衰减后低层基本上接受不到有效的训练信号。

卷积神经网络和深度神经网络的区别是什么

作者:杨延生链接: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深度学习"是为了让层数较多的多层神经网络可以训练,能够work而演化出来的一系列的新的结构和新的方法。

新的网络结构中最著名的就是CNN,它解决了传统较深的网络参数太多,很难训练的问题,使用了逗局部感受野地和逗权植共享地的概念,大大减少了网络参数的数量。

关键是这种结构确实很符合视觉类任务在人脑上的工作原理。新的结构还包括了:LSTM,ResNet等。

新的方法就多了:新的激活函数:ReLU,新的权重初始化方法(逐层初始化,XAVIER等),新的损失函数,新的防止过拟合方法(Dropout,BN等)。

这些方面主要都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多层神经网络的一些不足:梯度消失,过拟合等。

----------------------下面是原答案------------------------从广义上说深度学习的网络结构也是多层神经网络的一种。

传统意义上的多层神经网络是只有输入层、隐藏层、输出层。其中隐藏层的层数根据需要而定,没有明确的理论推导来说明到底多少层合适。

而深度学习中最著名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原来多层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加入了特征学习部分,这部分是模仿人脑对信号处理上的分级的。

具体操作就是在原来的全连接的层前面加入了部分连接的卷积层与降维层,而且加入的是一个层级。

输入层-卷积层-降维层-卷积层-降维层--.--隐藏层-输出层简单来说,原来多层神经网络做的步骤是:特征映射到值。特征是人工挑选。深度学习做的步骤是信号->特征->值。

特征是由网络自己选择。

深度学习之损失函数与激活函数的选择

深度学习之损失函数与激活函数的选择在深度神经网络(DNN)反向传播算法(BP)中,我们对DNN的前向反向传播算法的使用做了总结。其中使用的损失函数是均方差,而激活函数是Sigmoid。

实际上DNN可以使用的损失函数和激活函数不少。这些损失函数和激活函数如何选择呢?以下是本文的内容。MSE损失+Sigmoid激活函数的问题先来看看均方差+Sigmoid的组合有什么问题。

回顾下Sigmoid激活函数的表达式为:函数图像如下:从图上可以看出,对于Sigmoid,当z的取值越来越大后,函数曲线变得越来越平缓,意味着此时的导数σ′(z)也越来越小。

同样的,当z的取值越来越小时,也有这个问题。仅仅在z取值为0附近时,导数σ′(z)的取值较大。在均方差+Sigmoid的反向传播算法中,每一层向前递推都要乘以σ′(z),得到梯度变化值。

Sigmoid的这个曲线意味着在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梯度变化值很小,导致我们的W,b更新到极值的速度较慢,也就是我们的算法收敛速度较慢。那么有什么什么办法可以改进呢?

交叉熵损失+Sigmoid改进收敛速度Sigmoid的函数特性导致反向传播算法收敛速度慢的问题,那么如何改进呢?换掉Sigmoid?这当然是一种选择。

另一种常见的选择是用交叉熵损失函数来代替均方差损失函数。每个样本的交叉熵损失函数的形式:其中,?为向量内积。

这个形式其实很熟悉,在逻辑回归原理小结中其实我们就用到了类似的形式,只是当时我们是用最大似然估计推导出来的,而这个损失函数的学名叫交叉熵。

使用了交叉熵损失函数,就能解决Sigmoid函数导数变化大多数时候反向传播算法慢的问题吗?我们来看看当使用交叉熵时,我们输出层δL的梯度情况。

对比一下均方差损失函数时在δL梯度使用交叉熵,得到的的δl梯度表达式没有了σ′(z),梯度为预测值和真实值的差距,这样求得的Wl,bl的梯度也不包含σ′(z),因此避免了反向传播收敛速度慢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如果我们使用了sigmoid激活函数,交叉熵损失函数肯定比均方差损失函数好用。

对数似然损失+softmax进行分类输出在前面我们都假设输出是连续可导的值,但是如果是分类问题,那么输出是一个个的类别,那我们怎么用DNN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DNN分类模型要求是输出层神经元输出的值在0到1之间,同时所有输出值之和为1。很明显,现有的普通DNN是无法满足这个要求的。但是我们只需要对现有的全连接DNN稍作改良,即可用于解决分类问题。

在现有的DNN模型中,我们可以将输出层第i个神经元的激活函数定义为如下形式:这个方法很简洁漂亮,仅仅只需要将输出层的激活函数从Sigmoid之类的函数转变为上式的激活函数即可。

上式这个激活函数就是我们的softmax激活函数。它在分类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将DNN用于分类问题,在输出层用softmax激活函数也是最常见的了。

对于用于分类的softmax激活函数,对应的损失函数一般都是用对数似然函数,即:其中yk的取值为0或者1,如果某一训练样本的输出为第i类。则yi=1,其余的j≠i都有yj=0。

由于每个样本只属于一个类别,所以这个对数似然函数可以简化为:可见损失函数只和真实类别对应的输出有关,这样假设真实类别是第i类,则其他不属于第i类序号对应的神经元的梯度导数直接为0。

对于真实类别第i类,它的WiL对应的梯度计算为:可见,梯度计算也很简洁,也没有第一节说的训练速度慢的问题。

当softmax输出层的反向传播计算完以后,后面的普通DNN层的反向传播计算和之前讲的普通DNN没有区别。梯度爆炸or消失与ReLU学习DNN,大家一定听说过梯度爆炸和梯度消失两个词。

尤其是梯度消失,是限制DNN与深度学习的一个关键障碍,目前也没有完全攻克。什么是梯度爆炸和梯度消失呢?

简单理解,就是在反向传播的算法过程中,由于我们使用了是矩阵求导的链式法则,有一大串连乘,如果连乘的数字在每层都是小于1的,则梯度越往前乘越小,导致梯度消失,而如果连乘的数字在每层都是大于1的,则梯度越往前乘越大,导致梯度爆炸。

比如如下的梯度计算:如果不巧我们的样本导致每一层的梯度都小于1,则随着反向传播算法的进行,我们的δl会随着层数越来越小,甚至接近越0,导致梯度几乎消失,进而导致前面的隐藏层的W,b参数随着迭代的进行,几乎没有大的改变,更谈不上收敛了。

这个问题目前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而对于梯度爆炸,则一般可以通过调整我们DNN模型中的初始化参数得以解决。

对于无法完美解决的梯度消失问题,一个可能部分解决梯度消失问题的办法是使用ReLU(RectifiedLinearUnit)激活函数,ReLU在卷积神经网络CNN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CNN中梯度消失似乎不再是问题。

那么它是什么样子呢?其实很简单,比我们前面提到的所有激活函数都简单,表达式为:也就是说大于等于0则不变,小于0则激活后为0。

其他激活函数DNN常用的激活函数还有:tanh这个是sigmoid的变种,表达式为:tanh激活函数和sigmoid激活函数的关系为:tanh和sigmoid对比主要的特点是它的输出落在了[-1,1],这样输出可以进行标准化。

同时tanh的曲线在较大时变得平坦的幅度没有sigmoid那么大,这样求梯度变化值有一些优势。当然,要说tanh一定比sigmoid好倒不一定,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softplus这个其实就是sigmoid函数的原函数,表达式为:它的导数就是sigmoid函数。softplus的函数图像和ReLU有些类似。它出现的比ReLU早,可以视为ReLU的鼻祖。

PReLU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是ReLU的变种,特点是如果未激活值小于0,不是简单粗暴的直接变为0,而是进行一定幅度的缩小。如下图。

小结上面我们对DNN损失函数和激活函数做了详细的讨论,重要的点有:1)如果使用sigmoid激活函数,则交叉熵损失函数一般肯定比均方差损失函数好;2)如果是DNN用于分类,则一般在输出层使用softmax激活函数和对数似然损失函数;3)ReLU激活函数对梯度消失问题有一定程度的解决,尤其是在CNN模型中。

什么是深度学习与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框架,尤其是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框架可以追溯到1980年福岛邦彦提出的新认知机[2],而人工神经网络的历史更为久远。

1989年,燕乐存(YannLeCun)等人开始将1974年提出的标准反向传播算法[3]应用于深度神经网络,这一网络被用于手写邮政编码识别。

尽管算法可以成功执行,但计算代价非常巨大,神经网路的训练时间达到了3天,因而无法投入实际使用[4]。

许多因素导致了这一缓慢的训练过程,其中一种是由于尔根·施密德胡伯(JürgenSchmidhuber)的学生赛普·霍克赖特(SeppHochreiter)于1991年提出的梯度消失问题[5][6]。

与此同时,神经网络也受到了其他更加简单模型的挑战,支持向量机等模型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成为更加流行的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这一概念从2007年前后开始受到关注。

当时,杰弗里·辛顿(GeoffreyHinton)和鲁斯兰·萨拉赫丁诺夫(RuslanSalakhutdinov)提出了一种在前馈神经网络中进行有效训练的算法。

这一算法将网络中的每一层视为无监督的受限玻尔兹曼机,再使用有监督的反向传播算法进行调优[7]。

在此之前的1992年,在更为普遍的情形下,施密德胡伯也曾在递归神经网络上提出一种类似的训练方法,并在实验中证明这一训练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有监督学习的执行速度[8][9].自深度学习出现以来,它已成为很多领域,尤其是在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中,成为各种领先系统的一部分。

在通用的用于检验的数据集,例如语音识别中的TIMIT和图像识别中的ImageNet,Cifar10上的实验证明,深度学习能够提高识别的精度。硬件的进步也是深度学习重新获得关注的重要因素。

高性能图形处理器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数值和矩阵运算的速度,使得机器学习算法的运行时间得到了显著的缩短[10][11]。

基本概念[编辑]深度学习的基础是机器学习中的分散表示(distributedrepresentation)。分散表示假定观测值是由不同因子相互作用生成。

在此基础上,深度学习进一步假定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多个层次,代表对观测值的多层抽象。不同的层数和层的规模可用于不同程度的抽象[1]。

深度学习运用了这分层次抽象的思想,更高层次的概念从低层次的概念学习得到。

这一分层结构常常使用贪婪算法逐层构建而成,并从中选取有助于机器学习的更有效的特征[1].不少深度学习算法都以无监督学习的形式出现,因而这些算法能被应用于其他算法无法企及的无标签数据,这一类数据比有标签数据更丰富,也更容易获得。

这一点也为深度学习赢得了重要的优势[1]。人工神经网络下的深度学习[编辑]一部分最成功的深度学习方法涉及到对人工神经网络的运用。

人工神经网络受到了1959年由诺贝尔奖得主大卫·休伯尔(DavidH.Hubel)和托斯坦·威泽尔(TorstenWiesel)提出的理论启发。

休伯尔和威泽尔发现,在大脑的初级视觉皮层中存在两种细胞:简单细胞和复杂细胞,这两种细胞承担不同层次的视觉感知功能。受此启发,许多神经网络模型也被设计为不同节点之间的分层模型[12]。

福岛邦彦提出的新认知机引入了使用无监督学习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燕乐存将有监督的反向传播算法应用于这一架构[13]。

事实上,从反向传播算法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不少研究者都曾试图将其应用于训练有监督的深度神经网络,但最初的尝试大都失败。

赛普·霍克赖特(SeppHochreiter)在其博士论文中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梯度消失,这一现象同时在深度前馈神经网络和递归神经网络中出现,后者的训练过程类似深度网络。

在分层训练的过程中,本应用于修正模型参数的误差随着层数的增加指数递减,这导致了模型训练的效率低下[14][15]。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方法。

于尔根·施密德胡伯(JürgenSchmidhuber)于1992年提出多层级网络,利用无监督学习训练深度神经网络的每一层,再使用反向传播算法进行调优。

在这一模型中,神经网络中的每一层都代表观测变量的一种压缩表示,这一表示也被传递到下一层网络[8]。

另一种方法是赛普·霍克赖特和于尔根·施密德胡伯提出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shorttermmemory,LSTM)[16]。

2009年,在ICDAR2009举办的连笔手写识别竞赛中,在没有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深度多维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取得了其中三场比赛的胜利[17][18]。

斯文·贝克提出了在训练时只依赖梯度符号的神经抽象金字塔模型,用以解决图像重建和人脸定位的问题[19]。

其他方法同样采用了无监督预训练来构建神经网络,用以发现有效的特征,此后再采用有监督的反向传播以区分有标签数据。辛顿等人于2006年提出的深度模型提出了使用多层隐变量学习高层表示的方法。

这一方法使用斯摩棱斯基于1986年提出的受限玻尔兹曼机[20]对每一个包含高层特征的层进行建模。模型保证了数据的对数似然下界随着层数的提升而递增。

当足够多的层数被学习完毕,这一深层结构成为一个生成模型,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采样重构整个数据集[21]。辛顿声称这一模型在高维结构化数据上能够有效低提取特征[22]。

吴恩达和杰夫·迪恩(JeffDean)领导的谷歌大脑(英语:GoogleBrain)团队创建了一个仅通过YouTube视频学习高层概念(例如猫)的神经网络[23][24]。

其他方法依赖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尤其是GPU。

2010年,在于尔根·施密德胡伯位于瑞士人工智能实验室IDSIA的研究组中,丹·奇雷尚(DanCiresan)和他的同事展示了利用GPU直接执行反向传播算法而忽视梯度消失问题的存在。

这一方法在燕乐存等人给出的手写识别MNIST数据集上战胜了已有的其他方法[10]。

截止2011年,前馈神经网络深度学习中最新的方法是交替使用卷积层(convolutionallayers)和最大值池化层(max-poolinglayers)并加入单纯的分类层作为顶端。

训练过程也无需引入无监督的预训练[25][26]。从2011年起,这一方法的GPU实现[25]多次赢得了各类模式识别竞赛的胜利,包括IJCNN2011交通标志识别竞赛[27]和其他比赛。

这些深度学习算法也是最先在某些识别任务上达到和人类表现具备同等竞争力的算法[28]。深度学习结构[编辑]深度神经网络是一种具备至少一个隐层的神经网络。

与浅层神经网络类似,深度神经网络也能够为复杂非线性系统提供建模,但多出的层次为模型提供了更高的抽象层次,因而提高了模型的能力。

深度神经网络通常都是前馈神经网络,但也有语言建模等方面的研究将其拓展到递归神经网络[29]。

卷积深度神经网络(CovolutionalNeuronNetworks,CNN)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30]。

此后,卷积神经网络也作为听觉模型被使用在自动语音识别领域,较以往的方法获得了更优的结果[31]。

深度神经网络[编辑]深度神经网络(deepneuronnetworks,DNN)是一种判别模型,可以使用反向传播算法进行训练。

权重更新可以使用下式进行随机梯度下降求解:其中,为学习率,为代价函数。这一函数的选择与学习的类型(例如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增强学习)以及激活函数相关。

例如,为了在一个多分类问题上进行监督学习,通常的选择是使用Softmax函数作为激活函数,而使用交叉熵作为代价函数。Softmax函数定义为,其中代表类别的概率,而和分别代表对单元和的输入。

交叉熵定义为,其中代表输出单元的目标概率,代表应用了激活函数后对单元的概率输出[32]。深度神经网络的问题[编辑]与其他神经网络模型类似,如果仅仅是简单地训练,深度神经网络可能会存在很多问题。

常见的两类问题是过拟合和过长的运算时间。深度神经网络很容易产生过拟合现象,因为增加的抽象层使得模型能够对训练数据中较为罕见的依赖关系进行建模。

对此,权重递减(正规化)或者稀疏(-正规化)等方法可以利用在训练过程中以减小过拟合现象[33]。

另一种较晚用于深度神经网络训练的正规化方法是丢弃法("dropout"regularization),即在训练中随机丢弃一部分隐层单元来避免对较为罕见的依赖进行建模[34]。

反向传播算法和梯度下降法由于其实现简单,与其他方法相比能够收敛到更好的局部最优值而成为神经网络训练的通行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的计算代价很高,尤其是在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时,因为深度神经网络的规模(即层数和每层的节点数)、学习率、初始权重等众多参数都需要考虑。

扫描所有参数由于时间代价的原因并不可行,因而小批量训练(mini-batching),即将多个训练样本组合进行训练而不是每次只使用一个样本进行训练,被用于加速模型训练[35]。

而最显著地速度提升来自GPU,因为矩阵和向量计算非常适合使用GPU实现。但使用大规模集群进行深度神经网络训练仍然存在困难,因而深度神经网络在训练并行化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

深度信念网络[编辑]一个包含完全连接可见层和隐层的受限玻尔兹曼机(RBM)。注意到可见层单元和隐层单元内部彼此不相连。

深度信念网络(deepbeliefnetworks,DBN)是一种包含多层隐单元的概率生成模型,可被视为多层简单学习模型组合而成的复合模型[36]。

深度信念网络可以作为深度神经网络的预训练部分,并为网络提供初始权重,再使用反向传播或者其他判定算法作为调优的手段。

这在训练数据较为缺乏时很有价值,因为不恰当的初始化权重会显著影响最终模型的性能,而预训练获得的权重在权值空间中比随机权重更接近最优的权重。这不仅提升了模型的性能,也加快了调优阶段的收敛速度[37]。

深度信念网络中的每一层都是典型的受限玻尔兹曼机(restrictedBoltzmannmachine,RBM),可以使用高效的无监督逐层训练方法进行训练。

受限玻尔兹曼机是一种无向的基于能量的生成模型,包含一个输入层和一个隐层。图中对的边仅在输入层和隐层之间存在,而输入层节点内部和隐层节点内部则不存在边。

单层RBM的训练方法最初由杰弗里·辛顿在训练“专家乘积”中提出,被称为对比分歧(contrastdivergence,CD)。

对比分歧提供了一种对最大似然的近似,被理想地用于学习受限玻尔兹曼机的权重[35]。当单层RBM被训练完毕后,另一层RBM可被堆叠在已经训练完成的RBM上,形成一个多层模型。

每次堆叠时,原有的多层网络输入层被初始化为训练样本,权重为先前训练得到的权重,该网络的输出作为新增RBM的输入,新的RBM重复先前的单层训练过程,整个过程可以持续进行,直到达到某个期望中的终止条件[38]。

尽管对比分歧对最大似然的近似十分粗略(对比分歧并不在任何函数的梯度方向上),但经验结果证实该方法是训练深度结构的一种有效的方法[35]。

卷积神经网络[编辑]主条目:卷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onnetworks,CNN)由一个或多个卷积层和顶端的全连通层(对应经典的神经网络)组成,同时也包括关联权重和池化层(poolinglayer)。

这一结构使得卷积神经网络能够利用输入数据的二维结构。与其他深度学习结构相比,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和语音识别方面能够给出更优的结果。这一模型也可以使用反向传播算法进行训练。

相比较其他深度、前馈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需要估计的参数更少,使之成为一种颇具吸引力的深度学习结构[39]。

卷积深度信念网络[编辑]卷积深度信念网络(convolutionaldeepbeliefnetworks,CDBN)是深度学习领域较新的分支。

在结构上,卷积深度信念网络与卷积神经网络在结构上相似。因此,与卷积神经网络类似,卷积深度信念网络也具备利用图像二维结构的能力,与此同时,卷积深度信念网络也拥有深度信念网络的预训练优势。

卷积深度信念网络提供了一种能被用于信号和图像处理任务的通用结构,也能够使用类似深度信念网络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40]。

结果[编辑]语音识别[编辑]下表中的结果展示了深度学习在通行的TIMIT数据集上的结果。TIMIT包含630人的语音数据,这些人持八种常见的美式英语口音,每人阅读10句话。

这一数据在深度学习发展之初常被用于验证深度学习结构[41]。TIMIT数据集较小,使得研究者可以在其上实验不同的模型配置。

方法声音误差率(PER,%)随机初始化RNN26.1贝叶斯三音子GMM-HMM25.6单音子重复初始化DNN23.4单音子DBN-DNN22.4带BMMI训练的三音子GMM-HMM21.7共享池上的单音子DBN-DNN20.7卷积DNN20.0图像分类[编辑]图像分类领域中一个公认的评判数据集是MNIST数据集。

MNIST由手写阿拉伯数字组成,包含60,000个训练样本和10,000个测试样本。与TIMIT类似,它的数据规模较小,因而能够很容易地在不同的模型配置下测试。

YannLeCun的网站给出了多种方法得到的实验结果[42]。截至2012年,最好的判别结果由Ciresan等人在当年给出,这一结果的错误率达到了0.23%[43]。

深度学习与神经科学[编辑]计算机领域中的深度学习与20世纪90年代由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者提出的大脑发育理论(尤其是皮层发育理论)密切相关[44]。

对这一理论最容易理解的是杰弗里·艾尔曼(JeffreyElman)于1996年出版的专著《对天赋的再思考》(RethinkingInnateness)[45](参见斯拉格和约翰逊[46]以及奎兹和赛杰诺维斯基[47]的表述)。

由于这些理论给出了实际的神经计算模型,因而它们是纯计算驱动的深度学习模型的技术先驱。这些理论指出,大脑中的神经元组成了不同的层次,这些层次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过滤体系。

在这些层次中,每层神经元在其所处的环境中获取一部分信息,经过处理后向更深的层级传递。这与后来的单纯与计算相关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相似。这一过程的结果是一个与环境相协调的自组织的堆栈式的转换器。

正如1995年在《纽约时报》上刊登的那样,“……婴儿的大脑似乎受到所谓‘营养因素’的影响而进行着自我组织……大脑的不同区域依次相连,不同层次的脑组织依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发育成熟,直至整个大脑发育成熟。

”[48]深度结构在人类认知演化和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在认知神经学家的关注之中。发育时间的改变被认为是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之间智力发展差异的一个方面[49]。

在灵长类中,人类的大脑在出生后的很长时间都具备可塑性,但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则在出生时就几乎完全定型。

因而,人类在大脑发育最具可塑性的阶段能够接触到更加复杂的外部场景,这可能帮助人类的大脑进行调节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而不是像其他动物的大脑那样更多地受到遗传结构的限制。

这样的发育时间差异也在大脑皮层的发育时间和大脑早期自组织中从刺激环境中获取信息的改变得到体现。当然,伴随着这一可塑性的是更长的儿童期,在此期间人需要依靠抚养者和社会群体的支持和训练。

因而这一理论也揭示了人类演化中文化和意识共同进化的现象[50]。公众视野中的深度学习[编辑]深度学习常常被看作是通向真正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步[51],因而许多机构对深度学习的实际应用抱有浓厚的兴趣。

2013年12月,Facebook宣布雇用燕乐存为其新建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主管,这一实验室将在加州、伦敦和纽约设立分支机构,帮助Facebook研究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类似自动标记照片中用户姓名这样的任务[52]。

2013年3月,杰弗里·辛顿和他的两位研究生亚历克斯·克里泽夫斯基和伊利娅·苏特斯科娃被谷歌公司雇用,以提升现有的机器学习产品并协助处理谷歌日益增长的数据。

谷歌同时并购了辛顿创办的公司DNNresearch[53]。批评[编辑]对深度学习的主要批评是许多方法缺乏理论支撑。大多数深度结构仅仅是梯度下降的某些变式。

尽管梯度下降已经被充分地研究,但理论涉及的其他算法,例如对比分歧算法,并没有获得充分的研究,其收敛性等问题仍不明确。深度学习方法常常被视为黑盒,大多数的结论确认都由经验而非理论来确定。

也有学者认为,深度学习应当被视为通向真正人工智能的一条途径,而不是一种包罗万象的解决方案。尽管深度学习的能力很强,但和真正的人工智能相比,仍然缺乏诸多重要的能力。

理论心理学家加里·马库斯(GaryMarcus)指出:就现实而言,深度学习只是建造智能机器这一更大挑战中的一部分。

这些技术缺乏表达因果关系的手段……缺乏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而且远没有具备集成抽象知识,例如物品属性、代表和典型用途的信息。

最为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例如IBM的人工智能系统沃森,仅仅把深度学习作为一个包含从贝叶斯推理和演绎推理等技术的复杂技术集合中的组成部分[54]。

 

本文含有隐藏内容,请 开通VIP 后查看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