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defineProperty和proxy

发布于:2024-06-01 ⋅ 阅读:(149) ⋅ 点赞:(0)

1、object.defineProperty()

作用

在一个对象上定义一个新属性,或者修改一个对象的现有属性,并返回这个对象

基本使用

语法:Object.defineProperty(obj, prop, descriptor)

参数:

  1. 要添加属性的对象

  2. 要定义或修改的属性的名称或 [Symbol]

  3. 要定义或修改的属性描述符

监听对象单个属性

let person = {}
let personName = 'lihua'
//在person对象上添加属性name,值为personName
Object.defineProperty(person, 'name', {
  //但是默认是不可枚举的(for in打印打印不出来),可:enumerable: true
  //默认不可以修改,可:wirtable:true
  //默认不可以删除,可:configurable:true
    get: function () {
        return personName
    },
    set: function (val) {
        return name=val
    }
})
//当读取person对象的name属性时,触发get方法
console.log(person.name)
//当修改person对象的name属性时,触发set方法
personName = 'liming'
//检查后发现,修改成功了
console.log(person.name)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成功监听了person上的name属性的变化。

监听对象上的多个属性

let person = {
    name: '',
    age: 0
}
// 实现一个响应式函数
function defineProperty(obj, key, val)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get() {
            console.log(`访问了${key}属性`)
            return val
        },
        set(newVal) {
            console.log(`${key}属性被修改为${newVal}了`)
            val = newVal
        }
    })
}
// 实现一个遍历函数Observer
function Observer(obj) {
    Object.keys(obj).forEach((key) => {
        defineProperty(obj, key, obj[key])
    })
}
Observer(person)
console.log(person.age)
person.age = 18
console.log(person.age)

深度监听一个对象

Obsever就是我们想要实现的监听函数,我们预期的目标是:只要把对象传入其中,就可以实现对这个对象的属性监视,即使该对象的属性也是一个对象。我们在defineProperty()函数中,添加一个递归的情况:

function defineProperty(obj, key, val) {
    //如果某对象的属性也是一个对象,递归进入该对象,进行监听
    observer(key)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get() {
            console.log(`访问了${key}属性`)
            return val
        },
        set(newVal) {
            console.log(`${key}属性被修改为${newVal}了`)
            val = newVal
        }
    })
}

当然啦,我们也要在observer里面加一个递归停止的条件:

function Observer(obj) {
    //如果传入的不是一个对象,return
    if (typeof obj !== "object" || obj === null) {
        return
    }
    // for (key in obj) {
    Object.keys(obj).forEach((key) => {
        defineProperty(obj, key, obj[key])
    })
    // }
 
}

还有一个小问题,如果对某属性进行修改时,如果原本的属性值是一个字符串,但是我们重新赋值了一个对象,我们要如何监听新添加的对象的所有属性呢?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修改set函数:

set(newVal) {
    // 如果newVal是一个对象,递归进入该对象进行监听
    observer(newVal)
    console.log(`${key}属性被修改为${newVal}了`)
    val = newVal
        }

监听数组

let arr = [1, 2, 3]
let obj = {}
//把arr作为obj的属性监听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arr', {
    get() {
        console.log('get arr')
        return arr
    },
    set(newVal) {
        console.log('set', newVal)
        arr = newVal
    }
})
console.log(obj.arr)//输出get arr [1,2,3]  正常
obj.arr = [1, 2, 3, 4] //输出set [1,2,3,4] 正常
obj.arr.push(3) //输出get arr 不正常,监听不到push

通过push方法给数组增加的元素,set方法是监听不到的

事实上,通过索引访问或者修改数组中已经存在的元素,是可以出发get和set的,但是对于通过push、unshift增加的元素,会增加一个索引,这种情况需要手动初始化,新增加的元素才能被监听到。另外, 通过 pop 或 shift 删除元素,会删除并更新索引,也会触发 setter 和 getter 方法。

2、proxy

取代了 Vue2 中的 Object.defineProperty() 机制,用于实现数据响应式

什么是代理?

代理(Proxy)是 ES6 中新增的一个特性,它可以用来自定义对象中的操作。代理是一个对象,它可以拦截并重定义基本操作,如属性查找、赋值、枚举、函数调用等。代理对象可以用来创建一个对象的代理,并且可以拦截对该对象的所有操作。

代理在 Vue3 中的应用

在 Vue3 中,代理机制用于实现数据的响应式。当我们创建一个 Vue 实例时,Vue3 会使用代理机制拦截对数据对象的访问和修改,从而实现数据的响应式。具体来说,Vue3 会创建一个代理对象,将数据对象包裹在其中,并拦截对数据对象的所有操作。当我们访问或修改数据对象中的属性时,实际上是在访问或修改代理对象中的属性,代理对象会拦截这些操作,并执行相应的处理,从而实现数据的响应式。

代理机制的原理

代理机制的原理是通过拦截对象中的操作,并执行自定义的处理来实现的。在 Vue3 中,代理机制用于拦截对数据对象的访问和修改。具体来说,Vue3 会创建一个代理对象,将数据对象包裹在其中,并拦截对数据对象的所有操作。当我们访问或修改数据对象中的属性时,实际上是在访问或修改代理对象中的属性,代理对象会拦截这些操作,并执行相应的处理,从而实现数据的响应式。

代理机制的拦截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get:拦截对象属性的读取操作。
set:拦截对象属性的赋值操作。
deleteProperty:拦截对象属性的删除操作。
has:拦截 in 操作符的判断操作。
ownKeys:拦截 Object.keys()、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 等操作。
apply:拦截函数的调用操作。
construct:拦截 new 操作符的调用操作。


在 Vue3 中,代理机制主要使用 get 和 set 两种拦截操作,用于拦截对数据对象的访问和修改。具体来说,当我们访问一个数据对象中的属性时,代理对象会拦截这个操作,并执行 get 拦截操作,从而获取该属性的值。当我们修改一个数据对象中的属性时,代理对象会拦截这个操作,并执行 set 拦截操作,从而修改该属性的值。在 get 和 set 拦截操作中,代理对象会执行相应的处理,从而实现数据的响应式。

使用Proxy+Reflect实现代理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
    <title>测试Reflect和Proxy</title>
  </head>
  <body>
    <script>
      // 创建一个处理程序对象
      const handler = {
        // 拦截目标对象的属性读取操作
        get(target, prop, receiver) {
          console.log(`访问了${prop}属性`);
          // 使用Reflect.get执行目标对象的属性读取操作
          return Reflect.get(target, prop, receiver);
        },
        // 拦截目标对象的属性设置操作
        set(target, prop, value, receiver) {
          console.log(`设置了${prop}属性`);
          // 使用Reflect.set执行目标对象的属性设置操作
          return Reflect.set(target, prop, value, receiver);
        },
      };

      // 创建一个目标对象
      const target = {
        name: "Alice",
        age: 20,
      };

      // 创建一个代理对象
      const proxy = new Proxy(target, handler);

      // 使用代理对象执行各种操作
      console.log(proxy.name); // 访问了name属性,输出Alice
      proxy.age = 21; // 设置了age属性
      console.log(proxy.age); // 访问了age属性,输出21
    </script>
  </body>
</html>

3、proxy优势

相比于 Vue2 中的 Object.defineProperty() 机制,代理机制有以下优势:

(1)代理机制可以拦截所有类型的操作,包括属性查找、赋值、枚举、函数调用等,而 Object.defineProperty() 机制只能拦截属性赋值和查找操作。
(2)代理机制可以直接监测对象的属性,而 Object.defineProperty() 机制需要遍历对象的所有属性,并为每个属性添加 getter 和 setter,这在对象属性较多时会影响性能。
(3)代理机制可以监测到对象新增和删除的属性,而 Object.defineProperty() 机制无法监测到这些操作。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