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中的哲学

发布于:2024-06-16 ⋅ 阅读:(22) ⋅ 点赞:(0)

今天聊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人工智能中的哲学
人工智能会不会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以下是《人工智能哲学》这本书的读书札记。

〇、前言

人工智能威胁论

支持者:埃隆·马斯克、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
反对者:马克·扎克伯格、吴恩达、佩德罗·多明戈斯

  • 人工智能是什么?
  • 应不应该发展人工智能?
  • 未来机器人和自动化会不会完全取代人类劳动力?
  • 人类的本质是不是一种机器?
  • 未来会不会制造出有意识的计算机?
  • 未来人类和世界将何去何从?

一、什么是人工智能

1.1 发展史

第一纪:语言和火(10万年前-1万年前)
第二纪:农业和城市(1万年前-5000年前)
第三纪:文字和车轮(5000年前-现在)
第四纪: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现在-未来)
第五纪:维乌托邦(verutopia) (未来10亿年后)

1.2 三个重要问题

1.2.1 宇宙的构成是什么

一元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物质原子组成的
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
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
二元论:宇宙由两个(或更多)东西组成的:原子和灵魂
柏拉图
勒内·笛卡尔

1.2.2 我们是什么

机器:身体里发生的一切是机械的,心跳不是奇迹、不是魔法,是自我维持的化学反应
动物:比机器多了生命,有种超越科学研究的神秘的特性
人类:有灵魂/会使用复杂工具、掌握复杂语言、进行复杂推理
人类有三个灵魂: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推理的灵魂(希腊人观点)

1.2.3 你的“自我”是什么

你大脑的一个“把戏”:大脑从各感官获得信息,不同部分各自前进,进行各自的工作。大脑的某个部分(“你自己”)是负责人,相当于司仪,挑选哪个部分发言
涌现的思维:一群事物相互作用,集体获得了任何个体无法获得的特性
你的灵魂:75%的美国人相信

1.3 三种工作方法:

  1. “经典AI”
  2. 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
  3. 机器学习

1.4 概念理解

1.4.1 狭义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种可随机应变的技术
(如:Roomba真空吸尘器、苹果智能语音助手Siri、无人驾驶汽车)

通用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人工通用智能AGI)

对数据或其环境做出反应的技术
(如:可以卸载洗碗机的假想机器人、MacGyver机器人)
AGI目前还不存在

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哈特穆特·内文(Hartmut Neven):10年内,我们现在用的机器会像录像机一样过时,到那时只有量子计算机可以担起发展AI的重担。将日益增强的处理能力和每天产生的25亿GB的海量数据相结合,用于训练人工智能,就有了难以想象的快速进步的可能。

难点:AI必须是一台能够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机器。当前的三种工作方法无非是创建模型询问专家研究数据,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AGI需要能够解决没有预先编程的非特定问题。

二、机器人面临的挑战

2.1 人类感官的挑战

  1. 弄清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
  2. 电池的续航能力问题
  3. 与物体的交互
  4. 缺少用来训练机器人的数据集
  5. 故障修复

2.2 不易被AI取代的工作

不可预测的工作
需要高社交智商的工作
现场工作
需要创造力或抽象思维的工作

2.3 几个重要问题

收入不平等
社会动荡
普遍基本收入(UBI) 富人可能会反对,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
“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富人控制着政府、财富创造财富,富人能够调配更多技术,技术投资的

三、意识的本质

感知能力:有感觉或觉察实物的能力,意识的先决条件
自由意志:能够自出做出判断和选择
意识:不同于感知能力和智能,是一种体验的感觉,会根据感觉进行推理和思考

序号 理论 解释 代表者 机器是否能获意识 是否能获上传意识
1 弱涌现 意识是“复杂物理系统的一种涌现特性” 雷·库兹韦尔
2 强涌现 涌现的性质完全无法由物理学解释 (有些人) 未知 未知
3 物质的物理属性 无法理解意识如何产生,源于对物理学的无知 盖伦·斯特劳森
4 量子现象 意识是神经元的量子效应产生的 罗杰·彭罗斯 未知
5 基本原理 意识是一种基本原理,是“宇宙的基本力量” (越来越多的人) 未知 未知
6 普遍的 意识是普遍的,一切都是有意识的 朱利奥·托诺尼、克里斯托弗·科赫、大卫·查莫斯、柏拉图、斯宾诺莎
7 大脑的把戏 意识是简单的大脑活动 丹尼尔·丹尼特
8 精神上的事物 意识是一种精神上的或超自然的事物 (信仰某种形式的神的人)

总结

我们能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概吧。也许随着我们对大脑越来越了解,科学家们就会“弄清楚”意识。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就能知道有意识的计算机是否是可能的。或者,计算机是否可以通过一种完全不同于人类意识的方式,依靠自身获得意识。
或者绝无可能。有一种叫神秘主义(mysterianism)的理论,认定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意识是什么。这并非说我们智力迟钝,而是因为我们正在处理两件截然不同的事情。一种是对某物感受的整体主观体验,另一种是现实的客观真实。物质世界在一个盒子里,我们对它的意识体验在另一个盒子里。这两个盒子永远碰不到。而我们永远无法从外面看第二个盒子。此外,如果我们不清楚其中的原因,计算机可能“永远不会”拥有意识。很明显,“永远不会(never)”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但作者所说的“永远不会”,在理论上远远超出了计算能力和编程技术允许我们制造一台有意识的计算机的范围。作者并不是在竭力建议我们放弃努力,但有意识的计算机可能真的只是像“时光倒流”一样不可能实现的东西。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哲学》【美】拜伦·瑞希 著 王斐 译 2020年5月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