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k8s的高可用的核心是什么?
说到核心、本质
意味着要从物理层来考虑技术
k8s是一个容器编排管理工具,k8s受欢迎的时机
是docker容器受欢迎时,因为太多的docker容器,管理起来是一个大工程
那么刚好k8s是google自己用了十来年的borg系统的开源版
google早就用这个来编排管理容器了,所以开源之后,竞品也选择了支持k8s
一起发展
google把这个开源并给了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云原生基金会之后
还给了一个项目,算是cloud native foundation云原生基金会的第二个项目
是borgmon,全称是 borg monitor,borg的班长,borg的监视器,也就是borg的监控
borg变成了k8s
borgmon变成了prometheus
这也是为什么监控k8s集群,基本上都是用prometheus了。
那么k8s高可用的核心本质是什么呢?
是容器镜像和数据库
image 和 etcd
如果一个k8s集群的image是ok的,etcd是ok的
整个集群暂时由于计算压力也好,网络问题也好,暂时休息了
那么用image和etcd就可以快速恢复集群。
image属于生产资料级别的东西
可以认为,对于计算机来讲,最底层的价值生产资料是物理层的设备
具体来讲,主要是光、电、半导体材料。
我们不延伸,因为精密如芯片,也是由半导体材料来实现,包括光
比如极紫外光
那么计算机的底层原来是电荷记录数据,光纤和铜缆传输电荷记录的数据,
半导体材料存储电荷,和高低电荷的各种逻辑运算,加减乘除,与或非
这些东西是计算机通用的底层
那么k8s的底层是什么
k8s是在物理硬件(光、电、半导体材料)的基础上,以容器镜像image为生产资料
产生一大堆的pod,对于pod不够清晰的管理员来讲,理解为容器,也可以,更加直观
因为pod里面的核心是主容器
虽然主容器还带着一堆小弟
比如打前站的initcontainer,初始化容器
开局热场选手,poststart hook 开始后的钩子函数,
用脚本要把什么服务开局的时候搞起来;
散会的时候,prestop hook 停止前的钩子函数,主容器关闭的时候要干点什么,
用自定义脚本写进去。
还有三个容器探针
就跟三个上级一样,一个人干活,三个人管
一个主容器干活,三个探针管着它
startupprobe,监控主容器启动的时候,什么服务跟着启动了没
没启动的话,怎么搞?资源文件里面的自定义脚本写出来
startupprobe这个上级就开始按着这个脚本管理主容器了
如果主容器没有实现它开局要弄的效果,它就会决定怎么搞
重启主容器还是怎么样
livenessprobe,意思是容器还在转着没,running没,
如果容器没有在转着,那么它就去用镜像重建容器还是怎样,
如果容器在正常跑着,容器里面装的就是进程
容器就是这个进程需要的依赖环境,包括环境变量什么的
但是不包括操作系统,这也是容器化和虚拟化本质的区别之一
比较重要,虚拟化是得给虚拟机搞出来一个虚拟操作系统
虽然这个虚拟操作系统的很多东西可以直接用真机操作系统的
但总归是得搞出来个虚拟操作系统给虚拟机用
而容器化不需要这个
容器里面就是什么环境变量啊、依赖包啊
比如nginx进程的容器,需要nginx的主程序
nginx软件包的那一堆东西,包括一些要用的nginx模块
比如stub_states_on,统计网站访问数据的这个功能模块
就是这些必须要有的东西,得弄到镜像里,起容器的时候
把这些0和1读起来,产生一个读写层
读写层再怎么折腾,跟镜像没关系
因为镜像是只读的一层一层的文件
容器是在这个只读层上面再新建一个读写层
除非要用容器做镜像,否则容器再怎么折腾
不影响产生容器的模版,也就是镜像这个多层的只读文件。
还有一个readinessprobe,字面意思上也可以看出来
就是ready了还是没ready?
谁ready了还是没ready?
就是主容器
因为这个readinessprobe探针,也是主容器的上级
等于它有三个上级,
startupprobe 管容器启动情况
livenessprobe 管容器运行情况
readinessprobe 管容器准备好跑服务了没
如果没就怎样,探针资源文件里面写了嵌入式脚本
如果都ok,那就ok
这三个探针和两个钩子函数和初始化容器
和核心的主容器
都是放在pod里面的东西
所以pod可以理解为一个主容器和它的领导以及伙伴们。
-------------------------------------------------------------------------------------
再说回k8s高可用的核心
k8s要跑任务,真正在一线干活的是主容器
其它很多都是辅助,后勤,还有很多领导
那么从跑计算任务的角度来讲
主容器是核心
那么主容器的核心又是什么呢?
就是镜像了,image
只要镜像ok
那么主容器就可以ok
用runtime拿着镜像跑容器就行了
这个相对来说不难
因为runtime现在默认的是containerd
可以理解为一个符合oci标准的docker
docker run 就能跑容器
containerd 也能run
跑容器出来
podman这个管容器的程序,也可以
所以核心不是docker还是containerd、podman
核心是这个镜像
如果是官方镜像,那么从官方拉一个也不是特别麻烦
如果是自定义的镜像,而且自定义的配置有点多,这个镜像的高可用就比较重要
用私有镜像仓库harbor来管理自己的私有镜像
而harbor是一个服务,用程序运行的服务
harbor支持分布式,所以,项目镜像数据非常重要的时候,
配置harbor仓库的分布式高可用,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点,
对于k8s的高可用来说。
-------------------------------------------------------------------------------------------
对于k8s的高可用的另一个核心,是etcd数据库
etcd数据库里面存放的是k8s集群的各种各样状态信息
谁干了什么,哪个组件又怎么样了,怎么配置的,怎么使用的
kube-apiserver忙来忙去都忙了写什么
各个节点都在干啥
各个pod都在干啥
什么服务什么时候干了什么
这些事情,都记录在etcd数据库里面
所以,其他服务,不管是计算的还是监控的,还是利用内核,在内核那注册服务的kube-proxy这些
可以简单这么理解,k8s集群上所有产生数据的动作都在etcd数据库里面记录了
那么如果k8s集群因为什么原因,休息了
那么etcd数据库是ok的
就可以利用etcd数据库里面的数据来恢复集群
跟那个mysql数据库的binlog日志有点像
只要是写的操作,就记录在这个binlog日志里面
mysql的主从同步就是从机器用io线程从主机器那里把binlog日志读过来
然后在从机器上用sql线程把这个binlog日志重跑一遍
那么数据库所有写操作的东西就复制过来了
而binlog日志,其实是binary log
也就是二进制的日志,可以理解为各种0和1的组合
的日志,对于数据库来讲,记录的是写操作的数据,
把这些跑一遍,数据库就备份了。
那么etcd数据库是k8s高可用的核心
所以k8s要做成高可用集群
核心就是etcd数据库高可用
和harbor仓库高可用
这两个都可以单点跑
也可以做成分布式集群
etcd用raft一致性算法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顺序性
所有的写操作都需要通过raft算法达成一致后才能提交
那么把etcd数据库做成高可用,一般是3个节点,如果高可用非常重要
那么就部署5个节点以上
有两种部署方式
一种是把master节点做成3个,每个master节点上
有kube-apiserver scheduler controller-manager etcd
当然也有kube-proxy和kubelet
kube-proxy是旁路模式,调用ipvs内核模块,来进行负载均衡
比如一个clusterip服务创建出来了,那么clusterip通过selector选择器选择
的那些pod,自动进行负载均衡,比如一个clusterip服务,对应着
3个后端pod,那么clusterip服务接到的流量,为什么能够负载均衡的给
pod呢,这个就是kube-proxy干的事
它去找内核模块ipvs说,你看,我这搞了个服务
这个得负载均衡,你给我给这个clusterip生成一个ip地址
就是虚的
然后把这几个后端pod的ip加入到lvs负载均衡集群
就让它们负载均衡的去跑就行了
------------------------------------------------------------------------------------
etcd数据库高可用的另一种方式
是把etcd数据库和k8s集群的master组件不部署在同一个节点上
专门把etcd数据库集群独立出来,搞一个高可用的
etcd数据库集群,k8s集群要读和写数据,就可以etcd数据库交互就可以了
那么这样,
把etcd和harbor仓库都独立出来
虽然harbor仓库本身就是独立的机器
暂且这么说
就会有一个图
前面是一个etcd高可用分布式集群,中间是k8s主节点和计算节点集群,后面是harbor镜像仓库集群
那么,这样一个架构
保证etcd数据库的分布式高可用,后生产资料harbor仓库的分布式高可用
那么整个k8s集群的高可用基本就ok了
看着核心是k8s集群,但是考虑高可用方面来讲
似乎核心不在k8s,而在前面的etcd数据和后面的harbor镜像仓库
这个就跟一些竞争一样
前面的侦测信息
和后面的后勤保障
很重要
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再说,那啥那啥的是经济
----------------------------------------------------------------------------------------
放到k8s的高可用来说,核心是前面的etcd数据库分布式集群,和后面的harbor镜像仓库分布式集群
有了这个,服务休息了,可以启动,k8s的工作节点怎么样了,也可以直接用数据库恢复服务。
那么问题是,kube-apiserver kube-controller-manager schdeluer,这几个主节点上的核心组件
的配置信息和各种信息怎么办
这些也都在etcd数据库上记录着
关于用kubeadm init初始化集群的时候,我们用到的一些文件信息,需要做备份保存。
-------------------------------------------------------------------------------------------
那么对于k8s集群中,各种资源文件,之前都是自己写的
需要写一个保存一个吗
不用
只要对etcd数据库做了快照备份snapshot save
那么用etcdctl snapshot restore用数据库把集群恢复起来之后
用kubectl get ... -o yaml > filename
就可以把yaml格式的资源文件恢复出来
------------------------------------------------------------------------------------------------
总的来说,做三个步骤
1. etcd数据库的分布式集群,加定期备份快照
2. harbor仓库的分布式集群
3. 初始化集群用到的kubeadm配置文件,kube-apiserver、controller-manager、scheduler的配置文件,证书和密钥文件。做备份。
那么如果k8s集群休息了
k8s集群需要从零开始重新搭建
利用这三个部分的准备工作的内容
就可以从零把集群再恢复起来。
这个也就是k8s高可用的核心部分了。
------------------------------------------------------------------------------------------------
那么针对这些核心内容,要实践中做到高可用,可以用跨地区备份的方式
和多云平台的备份方式,来进一步加强高可用性。
etcd数据库高可用的两种方式:堆叠式和外部式
资料来源:k8s官网
这张图能大概说明kube-proxy组件的工作流程,但是也有一点需要清晰。
clusterIP这个服务本身,和这个服务对应的ip,比如10.254.xx.xx
是由kube-apiserver,也就是api服务器来产生的
就是apiserver这个服务器创建了clusterIP这个服务,并且给它了一个预定义范围内的
ip地址,当然这个ip地址也可以固定指定
然后kube-proxy是监听着apiserver的,
一旦apiserver创建了服务
kube-proxy就会去找ipvs内核模块,做出来一个lvs负载均衡规则,
将clusterip和后端pod连起来,并且由负载均衡的规则,比如轮询,加权轮询,最少连接数
--------------------------------------------------------------------------------
那么再说一下,服务本身和服务的ip由apiserver产生
服务到后端的负载均衡由kube-proxy监听apiserver然后找ipvs内核模块
生成负载均衡规则
那么用到ingress,比如为什么可以通过服务名就访问到后端的服务呢
ingress的配置规则就是访问什么url
就给到后端的服务名加端口号
这是怎么连上的呢
是通过coredns的自动注册功能
当apiserver创建一个服务时
coredns会监听着apiserver并感知到这一个行为
coredns会根据服务的元数据生成dns记录
总之,有了dns解析,就可以通过服务名找到具体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