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MP推流+EasyDSS云服务+边缘AI分析的无人机监控系统设计

发布于:2025-03-30 ⋅ 阅读:(26) ⋅ 点赞:(0)

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无人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航拍摄影到工业巡检,从农业监测到应急救援,无人机以其高效的工作能力,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与创新,而其视频传输与分析系统更是核心组成部分。

一、系统架构概述

本方案构建了一个基于无人机实时视频采集、云端流媒体服务与AI智能分析的三级联动系统,由无人机地面站端、EasyDSS云服务端和视频分析服务器端组成完整的技术闭环,实现从视频采集、传输存储到智能分析的完整业务链条。

二、核心模块功能解析

1、无人机地面站端:视频传输的起点

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时,现场人员通过地面站将其与飞控端连接,飞控端采用RTMP推流协议,将视频数据传输至部署在公网的EasyDSS流媒体服务器。这一过程确保了视频信号的稳定传输,为后续的处理与分析奠定了基础。

2、EasyDSS流媒体服务器:视频处理与分发的核心枢纽

EasyDSS 云服务端在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视频处理方面,平台可实现无人机视频的实时直播,并将视频流推送给算法平台进行分析,满足了多样化的应用需求。同时,平台具备本地录像、录像检索与回放等功能,方便用户对视频数据进行管理和利用。

作为系统的核心中台,提供以下核心服务:

1)视频接入服务

  • 双模式接入:支持无人机地面站RTMP推流;
  • 实时直播分发:720P/1080P视频流低延迟传输;
  • 智能负载均衡:动态分配服务器资源,支持千级并发连接。

2)视频存储管理

  • 多级存储架构:支持本地磁盘、分布式存储(HDFS)、SAN存储阵列混合部署;
  • 智能分段存储:自定义录像策略,支持H.265编码压缩(存储节省40%)。

3)系统对接能力

  • 标准流输出:RTSP/RTMP/HLS/WebRTC/FLV多协议输出,适配跨平台、跨终端;
  • API开放平台:提供视频调取、录像等API接口;
  • 安全传输机制:TLS加密传输与访问鉴权体系。

3、视频分析服务器端(智能分析网关V4):智能分析与决策的关键环节

视频分析服务器(智能分析网关V4)接收来自EasyDSS输出的RTSP流,利用先进的AI技术对画面进行实时分析。分析结果既可存储于本地数据库,也可通过mqtt/http协议推送给第三方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与整合,为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案。

TSINGSEE青犀视频研发的AI边缘计算设备智能分析网关V4,具备以下核心能力:

1)智能分析功能

  • 多算法引擎:集成40+预训练模型,支持人车识别、行为分析、区域入侵等场景;
  • 实时处理性能:8路/16路/32路多规格配置,单路处理延迟<200ms;
  • 动态加载机制:支持算法模型热更新与组合配置。

2)业务支撑系统

  • 多模态告警:声光报警+抓拍取证+数据上报(准确率≥98%);
  • 可视化大屏:支持统计图表等可视化数据展示模式;
  • 算法管理:多算法同时运行,支持算法部署和升级。

3)系统集成能力

  • 标准协议对接:支持ONVIF/GB28181等行业协议;
  • 开放数据接口:提供HTTP/MQTT等数据推送方式;
  • 边缘计算架构:支持本地分析+云端协同的混合计算模式。

三、系统技术优势

  • 全流程低延迟架构:端到端传输延迟控制在1.2s以内,满足实时监控需求。
  • 弹性扩展能力:支持从单无人机到百级机群的平滑扩容,计算节点可横向扩展。
  • 智能分析效能:32路机型可实现每帧0.5T算力,日处理量可达千万级图像。

四、典型应用场景

本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 智慧工地:人员防护装备识别、危险区域预警;
  • 交通管理:违章行为检测、车流统计分析;
  • 园区安防:周界防护、烟火隐患洞察;
  • 应急指挥:森林防火、灾情实时监测。

TSINGSEE青犀无人机RTMP推流AI智能分析解决方案通过创新的"云-边-端"协同架构,实现了无人机视频从采集到智能应用的全链路闭环,为行业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智能视频分析服务,显著提升无人机应用的业务价值。系统支持与现有安防平台的无缝对接,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模块化组合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