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4 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 4 月 10 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 34% 关税。这一举措,给 LabVIEW 开发领域带来显著影响,相关使用者和用户亟需采取应对策略。
从成本层面看,LabVIEW 配套的硬件设备,如数据采集卡、信号发生器等,若从美国进口,采购成本将大幅攀升。以一套原本价值 10 万元的进口数据采集卡为例,加征 34% 关税后,成本会直接增加 3.4 万元。这无疑会给预算紧张的开发者带来沉重负担,致使其可能减少相关硬件采购,或寻求国产及其他替代产品。
技术支持与更新服务同样受到波及。受贸易政策调整影响,美国公司可能对受关税冲击地区在技术支持和软件更新上有所保留。此前贸易摩擦期间,部分美国科技企业对相关地区技术服务响应速度明显放缓,LabVIEW 开发领域也可能重蹈覆辙。届时,用户使用 LabVIEW 时一旦遭遇问题,难以获得及时、高效的技术支持,开发进度会被拖慢;软件更新迭代也可能滞后,导致用户无法第一时间享受新功能与优化服务,影响开发效率与质量。
供应链方面,中美互加关税引发全球供应链不稳定,LabVIEW 相关产品供应链也难以幸免。关键零部件或原材料供应一旦受限,硬件设备生产与供应将受影响,进而阻碍 LabVIEW 开发的正常推进。供应链的中断或延迟,还会引发硬件设备缺货与价格波动,给开发者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与成本风险。
面对这些影响,LabVIEW 使用者和用户可从三方面着手应对。在采购环节,积极挖掘国内或其他不受关税影响地区的替代产品。如今,国内不少厂商推出的硬件产品性能与美国同类产品相近,开发者经评估测试后,可选用性价比更高的替代产品。同时,依据实际需求与成本核算,合理规划采购量,在关税波动期适当囤货,避免成本失控,但需兼顾库存成本与产品更新换代问题。
在技术与人才培养上,使用者要深入钻研 LabVIEW 现有功能,充分挖掘潜力,提升开发技能与效率,降低对外部技术支持的依赖。企业和科研机构要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其不仅精通 LabVIEW 开发技术,还具备硬件选型、系统集成和故障排除等能力,以便在硬件设备或供应链出现问题时,灵活调整开发方案。
此外,持续关注中美贸易政策走向和 LabVIEW 开发领域行业动态也至关重要。及时掌握关税政策调整、产品进出口限制、国内产业政策支持等信息,据此调整采购计划、开发方向与技术选型。同时,紧跟行业技术创新趋势,探索新开发方法与工具,为 LabVIEW 开发提供更多选择。
综上所述,34% 关税给 LabVIEW 开发带来了成本、技术支持和供应链等多方面挑战。但通过优化采购策略、加强技术储备与人才培养,以及关注政策和行业动态,使用者和用户能有效减轻影响,保障 LabVIEW 开发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