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充电过程中--各个电压的关系(DeepSeek)

发布于:2025-05-21 ⋅ 阅读:(33) ⋅ 点赞:(0)

在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中,电池的充电机制涉及多个电压参数的协调控制,以下从原理到实际应用逐步分析:


1. 充电基础原理

电动汽车电池(通常为锂离子电池组)的充电本质是通过外部电源向电池注入电能,使锂离子从正极迁移回负极(充电态)。充电过程需要严格遵循电池的化学特性,由电池管理系统(BMS)充电桩/车载充电机(OBC)协同控制。


2. 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关系

(1) 关键电压参数
  • 电池自身电压(VbatVbat​)
    电池当前的端电压,由荷电状态(SOC)决定。例如,某三元锂电池单体在20% SOC时约为3.6V,满充时达4.2V。

  • 充电桩输出电压(VchargerVcharger​)
    充电桩(或车载充电机)实际输出的电压,需动态调整以适应电池需求。

  • 电池两端电压(VterminalVterminal​)
    充电时电池的实际端电压,受充电电流和电池内阻影响,满足 Vterminal=Vbat+Icharge×RinternalVterminal​=Vbat​+Icharge​×Rinternal​(内阻压升)。

(2) 电压匹配规则
  • 充电桩电压 > 电池端电压
    充电桩需提供略高于电池端电压的电压(压差 ΔVΔV),以克服电池内阻并维持充电电流。
    公式:Icharge=Vcharger−VterminalRtotalIcharge​=Rtotal​Vcharger​−Vterminal​​
    (RtotalRtotal​为回路总电阻,包括线缆、接触器、电池内阻等)。


3. 充电过程的动态控制

(1) 充电阶段划分
阶段 控制目标 电压与电流关系
预充阶段 避免高压冲击 充电桩低压试探,逐步闭合主接触器
恒流(CC) 快速充电(大电流) VchargerVcharger​逐渐升高以维持恒定电流
恒压(CV) 防止过充(小电流补足) IchargeIcharge​逐渐降低,电压保持峰值
(2) 实际电压变化示例

以某400V电池包为例:

  • 初始SOC=20%:电池端电压约360V,充电桩输出370V(恒流阶段,电流100A)。

  • SOC=80%:电池端电压升至400V,充电桩输出405V(仍恒流)。

  • SOC≥95%:充电桩锁定电压至420V(恒压),电流逐渐降至10A以下。


4. 充电桩类型对电压的影响

充电类型 电压控制主体 电压关系特点
交流慢充 车载充电机(OBC) OBC将交流电转为直流,输出适配电池需求的电压
直流快充 充电桩直接控制 充电桩内置大功率DC-DC,直接匹配电池电压
  • 直流快充示例
    充电桩检测电池额定电压(如800V),直接输出800V±ΔV,绕过OBC,减少能量损耗。


5. 安全保护机制

  • 过压保护:若VchargerVcharger​异常超过电池最大允许电压(如单体4.3V×串联数),BMS立即切断接触器。

  • 压差监控:BMS实时计算Vcharger−VterminalVcharger​−Vterminal​,确保压差在合理范围(通常ΔV < 10%额定电压)。


6. 特殊场景分析

(1) 低温充电
  • 电池内阻增大:Vterminal=Vbat+I×RinternalVterminal​=Vbat​+I×Rinternal​显著升高,需降低充电电流或预热电池。

(2) 涓流充电(SOC≈100%)
  • Vcharger≈Vterminal≈VbatVcharger​≈Vterminal​≈Vbat​,仅以微小电流补偿自放电。


总结

在充电过程中:

  1. 充电桩电压始终略高于电池端电压,以克服内阻并维持电流。

  2. 电池端电压随SOC升高而逐渐增加,充电桩需动态调整输出电压。

  3. BMS与充电桩实时通信,确保电压匹配和安全边界。

实际应用中,电压关系可通过以下简图表示: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