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知识学习总结 Section 13

发布于:2025-07-21 ⋅ 阅读:(18) ⋅ 点赞:(0)

一、实验知识总结(真机)

实验拓扑图:

二层交换机配置:

Switch>en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vlan 10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int f0/1

Switch(config-if)#sw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sw access vlan 10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f0/2

Switch(config-if)#sw mode trunk

三层交换机配置:

Switch>en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vlan 10

Switch(config-vlan)#int f0/1

Switch(config-if)#sw trunk encap dot1Q

Switch(config-if)#sw mode trunk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f0/2

Switch(config-if)#sw trunk encap dot1Q

Switch(config-if)#sw mode trunk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vlan 10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254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ip helper-address 192.168.100.1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vlan1

Switch(config-if)#no shut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0.254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p access-list extended vlan10

Switch(config-ext-nacl)#10 deny udp any eq 68 any eq 67

Switch(config-ext-nacl)#20 permit ip any any

Switch(config-ext-nacl)#exit

Switch(config)#int vlan10

Switch(config-if)#ip access-group vlan10 in

路由器配置: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int f0/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0.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service dhcp

Router(config)#ip dhcp pool vlan10

Router(dhcp-config)#network 192.168.10.0 255.255.255.0

Router(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92.168.10.254

Router(dhcp-config)#exit

Router(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00.254

实验心得:

① 容易忘记给路由器配置静态路由(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00.254)和打开接口(no shutdown);

② 容易忘记给三层交换机的vlan 10(SVI接口)配置中继功能;

③ 对于ACL的配置命令格式不熟悉;

④ 容易忘记将ACL应用到接口上。

⑤ 对于昨天的CHAP认证实验,之所以没有抓到三次握手的报文,是因为我直接undo shutdown接口了,应该先shutdown接口再undo shutdown接口。(下图是抓到的三次握手报文)

二、理论知识总结

1. PPPoE协议原理与会话流程

(1)发现阶段(建立会话标识)

         PADI(广播):客户端广播发送,用于发现网络中的 PPPoE Server。

         PADO(单播):Server 回应客户端,告知自身存在。

         PADR(单播):客户端向选定 Server 请求分配 Session ID。

         PADS(单播):Server 分配唯一 Session ID 给客户端,会话通道建立。

(2)会话阶段(数据传输与协商)

         PPP 协商:基于建立的会话,依次完成 LCP(链路配置)、认证(如 PAP/CHAP)、NCP(网络层参数协商,如 IP 分配 )

         数据传输:协商完成后,通过 PPPoE 会话传输业务数据(如上网流量)。

         PADT(单播):客户端或 Server 发送,用于主动终止 PPPoE 会话。

2. Internet接入认证方式

核心逻辑:先限定访问,再认证放行

Portal认证(网页认证)流程:

① 获取 IP 并限制访问:PC 从 BAS(宽带接入服务器 )通过 DHCP 拿到 IP,但仅能访问 Portal 服务器,无法通外网。

② 触发 Portal 认证:PC 打开 Portal 服务器 Web 页面,用 HTTP 等协议提交用户名 / 密码。

③ 认证信息转发:Portal 服务器通过私有协议,把用户账号密码发给 BAS 。

④ AAA 鉴权:BAS 调用 AAA(认证、授权、计费 )系统,校验用户身份。

⑤ 认证放行:鉴权通过后,BAS 放开该 IP 访问权限,PC 可正常上网。

3. NAT的概念及应用场景

企业接入互联网时,因私网 IP 无法直接连通公网,产生两大组网需求:

① 公网地址:企业用私网 IP,接入公网需向运营商申请公网 IP,IPv4 稀缺、费用高,IPv6 充裕可按需申请。

② 公网路由:拿到公网 IP 后,需解决与互联网路由对接,以及企业内网路由部署,保障用户访问公网 。

IPv4公网地址稀缺的解决方法:

       向运营商申请一小段或1个公有IP,在边界设备上做网络地址转换,将私有IP转换成公有IP,然后再访问Internet

3.1 NAT概述

3.2 NAT转换类型

NAT转换表:存储NAT地址转换条目

(1)动态NAT:只转换IP地址,没有节省地址。路由器的NAT地址转换表由内网设备上公网的数据流触发形成的

(2)动态PAT:转换IP地址和端口,节省公网IP地址。路由器的NAT地址转换表由内网设备上公网的数据流触发形成的

(3)静态NAT:只转换IP地址,没有节省地址。路由器的NAT地址转换表由管理员手工固定

(4)静态PAT:转换IP地址和端口,节省公网IP地址。路由器的NAT地址转换表由管理员手工固定

3.3 NAT基本配置

3.4 NAT的工作原理

核心逻辑:IP 和端口的 “替换 - 还原”

① 内网访问外网:内网设备用私有 IP 发请求,NAT 设备把私有 IP (源IP)换成公网 IP,让外网回包能找对设备;

② 外网回应内网:外网回包带着公网 IP 来,NAT 设备查映射,把公网 IP (目的IP)换回对应私有 IP,传给内网设备。

注意:① 思科设备:入方向先ACL包过滤,再NAT;出接口反之

           ② 华为华三设备:入方向和出方向均先ACL包过滤,再NAT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