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可用性(HA)架构中,Keepalived常用于实现自动故障转移,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然而,由于网络故障等原因,可能会导致Keepalived集群出现“脑裂”现象——即两个或多个节点同时认为自己是主节点,从而引发数据不一致和服务中断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Zabbix来监控Keepalived集群,及时发现并预防脑裂现象。
Keepalived脑裂的原因
网络分区:当集群中的节点无法互相通信时,每个节点可能都认为其他节点已失效,并尝试接管资源。
配置错误:例如,心跳间隔设置不合理,导致误判对方节点的状态。
硬件故障:如网卡、交换机等硬件设备出现问题,也可能引起类似情况。
监控 Keepalived 集群的脑裂问题
生产中使用的 Keepalive集群,偶尔会出现两台 Keepalive 上都有 VIP 的情况,即经常所说的“脑裂”问题,为避免对线上业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利用Zabbix 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一问题
[root@rocky9 ~]#yum install keepalived.x86_64
[root@zabbix-server ~]#apt install -y keepalived
[root@rocky9 zabbix_agent2.d]#vim check_keepalived.conf
UserParameter=check_keepalived[*],/bin/bash /etc/zabbix_agent2.conf.d/check_vip.sh
[root@rocky9 zabbix_agent2.d]#vim check_vip.sh
#!/bin/bash
VIP="192.168.1.7" #本机IP
NET="eth0"
CHECK_MAC=$(arping -c 1 -I $NET $VIP|awk -F"[][]" '/Unicast/{print $2}'|wc -l)
if [[ $CHECK_MAC -gt 1 ]]
then
result=1
else
result=0
fi
echo $result
配置Zabbix Item和Trigger
Item:添加一个新的Item来收集Keepalived的状态信息。选择类型为“Zabbix agent”,键值填写之前定义的用户参数名。
Trigger: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设定触发条件。比如,如果检测到同一时间有多个节点处于MASTER状态,则触发警报。
报警机制
设置适当的报警策略,一旦发现潜在的脑裂风险,立即通知管理员进行处理。可以采用邮件、短信或即时通讯工具等多种方式发送警报信息。
日志分析与审计
定期审查Keepalived的日志文件,寻找可能导致脑裂的异常行为模式。结合Zabbix的历史数据,进一步分析和优化监控规则。
通过集成Zabbix与Keepalived,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有效的监控系统,及时捕捉可能导致脑裂的风险信号,保障集群的稳定运行。这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也为运维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工具。记住,预防总是优于修复,在日常维护工作中保持对关键组件的关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