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对实训模式提出更高要求。旅游管理虚拟仿真实训室作为对接行业岗位需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核心载体,打破传统实训时空限制,通过场景模拟、技术融合与教学创新,成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 “新阵地”。其功能设计需紧扣专业教学标准,教学应用需深度结合课程体系,最终实现 “理实一体化” 的人才培养目标。
1 旅游管理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的政策与行业依据
1.1 响应专业教学标准的实训要求
根据《旅游服务与管理教学标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需 “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注重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且鼓励运用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前沿信息技术”。旅游管理虚拟仿真实训室的建设,正是落实这一要求的具体举措 —— 通过虚拟技术还原景区服务、旅行社服务、酒店服务等岗位真实场景,解决传统实训中 “场景覆盖不全、实操机会有限” 的问题,确保实训内容与专业标准高度契合。
1.2 适配旅游行业数字化岗位需求
标准明确指出,专业需面向 “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定制旅行服务、智慧景区运营” 等新岗位(群)。当前旅游行业中,智慧景区的智能检票系统、旅游电商的线上营销平台、定制旅行的数字化方案设计等岗位,均需员工具备数字化操作能力。旅游管理虚拟仿真实训室可模拟这些数字化岗位的工作流程,让学生提前掌握智慧旅游工具的应用技能,满足行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
2 旅游管理虚拟仿真实训室的核心功能设计
2.1 岗位场景还原功能:覆盖全领域实训需求
紧扣专业主要岗位(群),旅游管理虚拟仿真实训室需实现三大场景还原:
导游服务场景:通过 VR 设备模拟地陪带团、全陪协调、国际领队沟通等场景,还原 “景点讲解、行程调整、游客投诉处理” 等典型工作任务,学生可通过虚拟交互完成带团全流程操作;
景区与酒店服务场景:搭建智慧景区虚拟系统,模拟 “智能检票、游客咨询、安全维护、突发事件处理” 等环节;还原酒店前台、客房、餐饮服务场景,训练 “入住办理、客房整理、商务洽谈” 等标准化服务技能;
旅游电商与定制场景:构建旅游电商虚拟平台,模拟 “产品上架、线上咨询、直播营销、订单处理” 流程;设计定制旅行模块,让学生根据虚拟客户需求完成 “行程设计、成本核算、方案呈现” 等任务。
2.2 数字技能融合功能:强化专业数字素养
呼应专业培养规格中 “数字素养” 要求,旅游管理虚拟仿真实训室需融入数字化工具与技术:
配备旅游大数据分析系统,学生可通过虚拟平台分析客源地数据、旅游消费趋势,辅助旅游产品设计;
引入 AI 语音识别技术,用于导游讲解训练 —— 系统可实时检测讲解内容的准确性、流畅度,并给出优化建议;
搭建虚拟旅游电商直播间,学生可模拟直播带货、线上产品推介,掌握新媒体营销技能。
2.3 实训评价与反馈功能:实现过程化管理
为落实专业教学标准中 “强化过程评价” 的要求,旅游管理虚拟仿真实训室需设计智能评价模块:
自动记录学生实训操作数据,如 “导游讲解时长、景区服务响应速度、订单处理正确率”;
生成个性化评价报告,指出技能薄弱环节(如 “突发事件处理流程不规范”“旅游产品报价计算错误”);
支持教师在线查看实训数据,针对性调整教学方案,提升实训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
1.旅行社(在线旅行社)模拟运营虚拟仿真实训室
2.旅游安全急救虚拟仿真实训室
3.讲解能力与技巧模拟虚拟仿真实训室
4.研学旅游产品设计虚拟仿真实训室
5.地方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绎与传承虚拟仿真实训室
6.酒店岗位技能虚拟仿真实训室
7.旅游服务礼仪虚拟仿真实训室
......
结语
旅游管理虚拟仿真实训室不仅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的 “新阵地”,更是推动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 的重要载体。通过科学的功能设计与高效的教学应用,它既能解决传统实训的痛点,又能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