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专业
1、了解自己的未来工作规划(这里肯定没有啥规划);
2、连接考研的相关几个专业哪个好就业(公务员和找工作);
3、知乎、小红书、deepseek都可以了解,有往届专业人士发表的博客。
二、选择学校
首先用1个月定好专业和学校,选个合适学校最重要,决定考研成功与否的80%:
有的学校专硕也挺好,但是没几个人报,挺好考。考研是一场信息战,信息很重要。
考什么专业,未来想从前哪个方向。机器人控制,芯片,图像识别,大模型等;
学校层次与地域 (211,985,决定你的平台标签和未来机会的多寡);985考试有一定难度不好考;
学校地点,以后可能在这里工作。(北京、天津、上海、西安、南京、);
报考难度与竞争态势 ((1)往年分数和(2)招生人数,决定你考上的概率,避免无效努力,考研报清华基本考不上,招收5个名额以下的就不要考虑,(3)注意专业课评分是否存在压分现象);
自身实力与匹配度 (决定你的上限,是一切选择的基础);
这个学校的该专业老师研究方向, 学生就业与深造前景 情况(决定你毕业后的出路);
个人偏好与生活因素 (是否管住宿,有的学校专硕不管住宿,决定你就读期间的体验);
是否有出国深造机会;
知乎、小红书上、deepseek的经验分享了解各个学校情况;
学校老师情况,毕业情况;老师分3类:
(1)是放养性,根本不管你,学不学都看你自己。适合混学历考公务员或者进大厂。
(2)是天天干项目,就跟去公司打工是一样的;适合毕业找工作直接就业的(个人认为这种最不好,如果项目有含金量,毕业可以去大厂);
(3)是跟老师搞科研项目,老师也管但是也有自己时间,能出论文,对于读博来说首选。
(4)有一种老师对于毕业要求很高,手下出现过延毕的学生,这种不能选。
三、考研计划安排
0、从小红书、b站了解考研到底是什么,流程是什么?
1、首先确定报考院校和报考院校要考的内容;
2、从小红书、b站了解考研到底考什么?有什么经验,按什么资料复习,怎么备考?
花1个月时间先准备好,方向找对了。
3、询问上一届考上的学长学姐;考研经验和买资料,尤其是专业课资料;
这里专业课真题很重要,因为很多学校都会出原题,这样你才知道怎么备考。
4、3月开始英语、数学;
5、5月开始专业课;
6、7月开始政治;
7、9月预报考;
8、10月正式报考和线下考区确认;
9、12月月底考研;
10、下一年1月底联系导师;
11、下一年3月面试;
12、收到录取通知;
13、9月份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