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在2025年9月9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将"扎实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并重点强调"打造新型工业网络,推进蜂窝车联网部署" 。这一政策表态对蜂窝模组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将推动行业从低端价格战向技术升级与价值创造转变,加速5G-A、C-V2X和RedCap等新技术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和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落地。蜂窝模组行业正处于从"量"到"质"的关键转型期,具备技术积累和生态布局的头部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而中小厂商则需通过差异化竞争或专业化服务寻找生存空间。
政策背景与核心方向
工信部近年来持续推动蜂窝物联网产业发展,2020年5月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已明确要求"推动2G/3G物联网业务迁移转网",建立NB-IoT、4G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 。2024年9月,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提出"跨网络协调联动发展"的构想,要求"推动5G与千兆光网、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低中高速移动物联网等多种异构网络均衡协同发展" 。
此次张云明副部长的表态延续了这一政策脉络,但更强调"蜂窝车联网部署"和"新型工业网络"建设,表明政策重心已从基础网络覆盖转向应用场景深化与价值提升。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围绕"广覆盖、促协同、强赋能"三大方向展开 ,其中"强赋能"部分明确提出加快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赋能实体经济转型,这将直接带动蜂窝模组在工业、车联网等高价值领域的应用需求。
2023年10月,工信部印发《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5年,5G RedCap产业综合能力显著提升"的目标,并从技术演进、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2024年4月,工信部又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度5G轻量化(RedCap)贯通行动的通知》,进一步推动RedCap车载终端设备研发创新,探索基于5G RedCap的智慧汽车等创新应用 。这些政策构成了当前蜂窝模组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技术路线与产品结构变化
政策驱动下,蜂窝模组行业技术路线呈现明显分化趋势。C-V2X和5G-A成为政策支持的高增长方向,而RedCap则填补了中速率物联网市场的空白,三者共同构成蜂窝模组技术演进的三大支柱。
C-V2X模组市场增长迅猛,2025年车载模组市场规模预计达276亿元,车侧前后装市场累计规模2290亿元 。工信部政策要求车载模组满足车规级可靠性、150-2000米通信距离、20-100ms时延等指标,且到2025年,试点城市新车C-V2X终端搭载率需达到50% 。这意味着具备车规级认证能力的模组厂商将获得更大市场空间,尤其是能够提供5G-V2X解决方案的厂商。
5G-A模组作为5G的演进技术,要求支持超低时延(<10ms)、高精度定位(厘米级)及通感融合等特性 。3GPP Rel-18已于2024年上半年冻结,5G-A发展步入产业推进新阶段 。工信部政策强调,5G-A将带来"十倍能力提升",助力完成万家5G全连接工厂建设目标,并拓展低空经济、现代物流等新兴领域 。5G-A模组将成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高价值场景的核心连接设备,推动模组向高性能、多功能方向升级。
RedCap模组作为轻量化5G技术,成本优势显著。使其在工业监控、安防、车载等中速率场景具备替代4G模组的能力。工信部政策明确要求推动RedCap在无线传感、设备控制等生产环节应用,打造面向工业、能源、物流、港口、车联网等领域的场景化解决方案 。RedCap模组的规模化应用将重构中速率物联网市场格局,为中小厂商提供差异化竞争机会,移远、广和通、九联科技头部企业已通过成本控制占据先发优势。
从产品结构看,蜂窝模组正从单一通信功能向智能化、集成化演进。2024年,蜂窝通信模组市场中,数传模组占79%,智能模组占19%,AI模组占2% 。RedCap模组将满足泛安防类摄像头应用需求,考虑到我国摄像头每年1亿出货量,其中20%难以用光纤连接,RedCap市场潜力巨大 。
行业竞争格局重塑
政策支持下,蜂窝模组行业竞争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工信部政策通过"绽放杯"5G应用获奖奖励、5G产业公共服务合作平台资助等方式,对头部厂商提供研发资助(最高1000万元)和模组采购补贴(最高500万元) ;另一方面,政策要求企业满足"专精特新"评价指标,如研发投入占比≥7%、发明专利数量≥22项等,对中小厂商形成技术门槛 。
海外厂商退出与整合趋势明显。2025年4月,u-blox宣布将蜂窝+卫星双模业务出售给Trident IoT,并在6月完成蜂窝通信业务转让给爱尔兰公司Trasna,约占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1.1%的营收和1.2%的出货量 。这一退出为西方模组供应商提供了战略性窗口,但同时也释放出明确信号:客户正积极评估长期替代选项,推动行业格局重组 。
技术标准与认证壁垒日益凸显。C-V2X模组需要满足严格的车规级认证要求,包括在大范围温度变化、振动、冲击等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可靠性、寿命和安全指标 。同时,5G-A模组需要支持XSO(跨层调度协同)、5G TSN(时间敏感网络)、5G uRLLC(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等技术,对厂商研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具备技术积累和资质认证的头部企业将获得更大竞争优势,而中小厂商若无法突破技术或成本压力,可能被边缘化。
未来发展趋势
蜂窝模组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将围绕技术升级、市场分化和生态协同展开。C-V2X和5G-A技术将重塑车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市场格局,而RedCap技术则将扩大5G在中速率物联网场景的渗透率 。预计到2025年,5G RedCap产业综合能力将显著提升,成为实现5G-A千亿物联愿景的关键技术之一 。
然而,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技术壁垒加剧导致的行业分化,具备车规级认证能力、高精度定位技术和低时延能力的厂商将获得更大竞争优势,而技术薄弱厂商可能被淘汰 。其次是利润空间压缩带来的价格战压力,随着蜂窝物联网模组集采价格持续走低,企业毛利率被不断压缩,企业盈利能力出现分化 。
此外,跨行业协同与数据共享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工信部政策强调要"发挥5G应用产业方阵、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厂商应加强与车企、运营商、云服务商等产业伙伴的合作,共同构建"车-路-云-网-图-安全"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
最后,全球供应链重构与地缘政治风险不容忽视。随着u-blox等海外厂商退出蜂窝模组市场,西方模组供应商正寻求扩展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供应链风险 。厂商应加强供应链多元化布局,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同时加快国产替代步伐,提升供应链安全性。
结语
工信部"扎实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政策表态,对蜂窝模组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政策驱动下,蜂窝模组行业将从低端价格战向技术升级与价值创造转变,形成以C-V2X、5G-A和RedCap为技术路线,以车载、工业和消费电子为应用场景的新型市场格局 。
未来,随着5G-A和C-V2X技术的成熟商用,蜂窝模组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预计到2028年,中国5G蜂窝模组市场规模将突破1.9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8% 。同时,随着"端云协同+多模态融合"成为AI大模型落地的核心范式 ,蜂窝模组将从单纯的通信连接向智能化、场景化服务转变,为厂商创造更大价值空间。
蜂窝模组行业正处于从"量"到"质"的关键转型期,只有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生态协同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的厂商,才能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