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经典百题之计算字符串中子串出现的次数

发布于:2024-05-03 ⋅ 阅读:(159) ⋅ 点赞:(0)

程序分析

计算字符串中子串出现的次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实现。常见的方法包括暴力法、利用字符串内置方法和利用正则表达式。

方法一:暴力法

解题思路

  • 在主串中依次遍历每个位置,以该位置为起点,检查是否存在与子串相同的子串。
  • 比较简单直观,但时间复杂度较高。

实现代码

def count_substring(str, sub):
    count = 0
    len_str = len(str)
    len_sub = len(sub)
    
    for i in range(len_str - len_sub + 1):
        if str[i:i + len_sub] == sub:
            count += 1
    
    return count

# 测试
str = "ababababa"
sub = "aba"
result = count_substring(str, sub)
print("Number of occurrences:", result)

优缺点

  • 优点:实现简单,容易理解。
  • 缺点:时间复杂度高,O(n*m),其中n为主串长度,m为子串长度。

方法二:利用字符串内置方法

解题思路

  • 使用字符串的内置方法 count() 来统计子串出现的次数。

实现代码

def count_substring(str, sub):
    return str.count(sub)

# 测试
str = "ababababa"
sub = "aba"
result = count_substring(str, sub)
print("Number of occurrences:", result)

优缺点

  • 优点:实现简单,代码简洁。
  • 缺点:性能可能较差,尤其是当主串和子串规模较大时。

方法三:利用正则表达式

解题思路

  • 使用正则表达式来匹配子串,并利用 findall() 方法统计匹配次数。

实现代码

import re

def count_substring(str, sub):
    pattern = re.compile(sub)
    return len(pattern.findall(str))

# 测试
str = "ababababa"
sub = "aba"
result = count_substring(str, sub)
print("Number of occurrences:", result)

优缺点

  • 优点:能够处理复杂的匹配需求,灵活性强。
  • 缺点:实现稍微复杂一些,性能可能不如其他方法。

总结

  • 对于简单的需求或者规模较小的字符串,暴力法或者利用字符串内置方法都是不错的选择,简单易用。
  • 如果需要处理复杂的匹配需求,或者规模较大的字符串,可以考虑利用正则表达式,灵活性更好。
  • 总体而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简单的需求,暴力法或者内置方法更为直观和高效。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