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概念
原型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它是一种创建型模式,主要用于创建对象的一种方式。在原型模式中,通过复制一个现有的对象实例来创建新的对象,而不是通过使用构造函数进行创建。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对象的创建过程,提高性能和减少资源消耗。
在原型模式中,原型对象作为一个模板,包含了要复制的对象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当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对象时,只需通过克隆原型对象来获得一个完全相同的新对象。
原型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经常用于创建大量相似对象的场景,特别是当对象的创建过程比较复杂或需要大量资源时,可以通过复制现有对象来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率。
实现原型模式
#pragma once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namespace prototype {
class OBJECT
{
public:
OBJECT() {}
OBJECT(const OBJECT&) {}
public:
~OBJECT() {}
public:
virtual void debug() = 0;
virtual OBJECT* clone() = 0;
virtual void attacked() = 0;
};
//产品类
class LuFei :public OBJECT
{
public:
LuFei(const int& hp, const int atk, const int magic)
:_hp(hp), _atk(atk), _magic(magic)
{}
LuFei(const LuFei& other)
{
_hp = other._hp;
_atk = other._atk;
_magic = other._magic;
}
public:
virtual void debug()override
{
cout << "----------------------" << endl;
printf("对象LuFei:HP:%d,ATK:%d,MAGIC:%d\n", _hp, _atk, _magic);
}
OBJECT* clone()
{
printf("克隆了一个对象LuFei:HP:%d,ATK:%d,MAGIC:%d\n", _hp, _atk, _magic);
OBJECT* obj = new LuFei(*this);
return obj;
}
virtual void attacked()
{
_hp -= 53;//血量减少50
}
private:
int _hp;
int _atk;
int _magic;
};
void test()
{
//创建一个对象
OBJECT* obj = new LuFei(100, 500, 0);
obj->debug();
obj->attacked(); //血量减少
//复制一个对象
auto newobj = obj->clone();
newobj->debug();
delete obj;
delete newobj;
}
}
原型模式的实现逻辑很简单,就是通过调用一个已经存在的对象的成员方法,来返回一个新的对象,所以我们实现一个clone方法内部通过调用构造函数创建一个新对象返回即可;
使用场景
原型模式的使用场景通常是在需要创建大量相似对象的情况下。当对象的创建过程比较复杂或者涉及到大量的资源消耗时,使用原型模式可以提高性能和节省资源。
具体的使用场景包括:
1. 当一个对象的创建需要耗费较多资源,比如读取大量数据、网络请求等,可以使用原型模式在初始化时创建一个对象实例,并在需要时对其进行复制。
2. 在需要生成大量对象且这些对象之间有部分相同或相似属性时,可以先创建一个原型对象,然后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克隆,避免重复创建对象。
3. 当一个对象需要频繁地根据当前状态生成新的对象实例时,可以使用原型模式来减少对象的创建过程,提高性能。
总之,原型模式适用于需要在运行时动态创建对象,并且这些对象的创建过程比较复杂或资源消耗较大的情况。